昨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和中國汽車維修行業協會(以下簡稱“兩協會”)首次公布18款SUV車型的零整比系數。
昨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和中國汽車維修行業協會(以下簡稱“兩協會”)首次公布18款SUV車型的零整比系數。其中,零整比系數最高的車型為北京奔馳GLK級(12/04-),零整比系數為974.66%,這意味著該車換掉整車零件的花費,可買其9輛新車;零整比系數最低的車型為長城哈弗H6(11/08-),零整比系數為189.5%,零整比系數高低相差5.1倍。
汽車零整比系數和配件負擔指數客觀反映了汽車在日常使用中的維修成本和消費者常用配件的負擔情況,已經成為衡量汽車維修經濟性的重要指標之一,同時也是社會公眾理性購車的重要參考指標之一。
在這18個零整比數據中,11個下降,5個提高,2個未變。零整比系數最高的北京奔馳W204從1273.31%下降至1172.65%,卡羅拉從625.22%下降到387.68%,降幅最大。整體看,這些車型零部件總計降價1424658元,降幅5.72%。
從上述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到反壟斷調查還是有效的,但據業內人士透露,這只是表面看起來很美好,事實上并沒有真正做到消費者想象中的那樣。在這些下調的零部件價格中,下降的主要是高價低頻零件,低值高頻零件降價少,有的甚至出現漲價,例如,這18個車型發動機、變速箱總計價格下降293162元,前保險杠、后保險杠總計價格卻上漲620元。
兩協會調查還發現,車型零整比畸高的現象雖已有所抑制,但暴露出部分品牌仍把“以修養店”作為經營策略,侵害消費者利益。
兩協會表示,隨著汽車保有量的逐年遞增,汽車維修業也隨之快速發展,已成為重要的民生服務業。經過多年的努力,我國汽車維修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是,仍存在維修服務整體質量不高、維修價格不透明等問題。其中,汽車維修保養費用中的工時收費,對很多私家車主來說,是一大痛點,諸如維修總價“打悶包”、工時單價“說不準”、工時定額“不好說”等消費不透明的情況比比皆是。究其原因,一是現行維修行業相關法規沒有統一的維修工時標準;二是汽車主機廠家和4S店的技術壁壘和壟斷性優勢地位,主機廠可以自行制定車輛維修的工時定額,維修的自由裁量度較大;三是汽車維修的專業性較高,信息不對稱導致消費者沒有能力去判斷維修企業是否虛標工時。解決維修工時費亂象,不僅需要執行明碼標價,關鍵是要建立和制定全國范圍內具有指導意義的統一維修工時定額標準。
兩協會還指出,消費者在汽車噴漆維修過程中普遍存在著三個消費誤區,一是混淆汽車原廠漆和原廠噴漆工藝的概念;二是汽車噴漆價格與車輛價格必然成正比的誤區;三是維修工時定額的基準不統一進而導致消費不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