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成都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成都市新型城鎮化規劃(2015-2020年)”專題新聞發布會。會上提到,成都將于未來5年在城鎮化布局、人口城鎮化、產業支撐等六大方面全面發力,進一步提升和優化城鄉區域協調發展。
11月4日,成都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成都市新型城鎮化規劃(2015-2020年)”專題新聞發布會。會上提到,成都將于未來5年在城鎮化布局、人口城鎮化、產業支撐等六大方面全面發力,進一步提升和優化城鄉區域協調發展。
按照目標,到2020年成都將形成以“雙核共興、一城多市”網絡城市群為特征的大都市區城鎮形態格局,城鎮化率達到77%,常住人口規模約1650萬人。
據觀點地產新媒體了解,成都將加快衛星城“獨立成市”,明確龍泉驛、新都、青白江、溫江、雙流、郫縣、新津、都江堰等8個衛星城的定位;此外還要培育中小城市,建設永寧、新繁、安德、壽安等10個人口規模在5萬人以上的小城市。
另外,通過模型測算,市政府將2020年成都常住人口規模確定為1650萬人,將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目標確定為77%。
值得留意的是,在戶籍管理方面,成都將逐步推進基本公共服務由戶籍人口向常住人口全覆蓋。這表示不管是否為成都戶口,生活在成都的人們都將享有和當地人相當的基本公共服務。
此外,預計從明年起,成都將建立以積分落戶和梯度享受公共服務為重點的居住證積分管理制度體系,建立以合法穩定住所、穩定就業、連續居住年限、參加城鄉社會保險等為基本積分指標以及區域、緊缺職業(工種)為導向指標的積分體系。
如果方案實施,則意味著外來人口在持有居住證的基礎上,可以不再僅依靠購房、投資、人才引進等方式落戶成都,還可以通過以上4項考核指標進行積分,獲得落戶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