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利潤10年增長近6倍溫氏集團實現整體上市】畜牧業巨無霸溫氏股份(300498)11月2日掛牌深交所,公司通過換股吸收合并大華農 ,成功登陸資本市場。
畜牧業巨無霸溫氏股份(300498)11月2日掛牌深交所,公司通過換股吸收合并大華農 ,成功登陸資本市場。
溫氏股份被業內人士稱為“養殖行業中的航母”,主營業務規模在全國居首。肉雞方面,2014年公司商品肉雞銷售量達到6.97億只,約占全國所有品種商品肉雞總出欄量的8.51%,占黃羽雞出欄量的19.10%;肉豬方面,2014年,溫氏股份的商品肉豬銷售量達到1218.27萬頭,占全國肉豬出欄量的1.66%,體量是目前國內任何一家上市養豬企業的至少5倍以上。
記者了解到,目前溫氏股份已與全國23個省(直轄市或自治區)成立了166 家下屬控股企業,擁有5.05萬戶合作農戶,多年來位居全國畜禽產業鏈養殖公司的頭把交椅。此外,溫氏股份擁有1個祖代種鴨場、7個父母代種鴨場和1111戶肉鴨合作養戶。出欄肉鴨1698.92萬只;奶牛方面,公司奶牛養殖采用自繁自養模式,公司擁有3個奶牛場,存欄奶牛13552頭。2014年銷售牛奶3.75萬噸,乳制品 0.44萬噸。
養殖規模的擴大推動公司營業收入的增長。2005年至2014 年,溫氏股份的營業收入從61.42億元增長到380.4億元,10年復合增長率達20%。凈利潤從3.8億元增長到26.63億元,10年復合增速 21.47%,略高于收入增速,這折射出公司經營效率的不斷提高。
有分析師認為,溫氏股份是目前最成功的三農服務平臺:“服務三農令溫氏模式科學擴張,養殖行業集中度提升帶來了持續大環境利好。作為目前全國規模最大的養殖公司,溫氏規模優勢明顯。”
安信證券研究員分析認為,輕資產、重激勵、高效管理是溫氏股份的核心競爭力。“輕資產運營是公司高增長的來源。溫氏股份首創緊密型”公司+農戶“的養殖模式,通過為合作農戶提供養殖服務,實現將重資產的后端育肥緩解委托外包,創造性地將自己的商業本質從養殖企業變成了養殖服務企業,繞過了養殖行業巨額資本投入的陷阱。在降低規模擴張成本的同時,還獲得了利潤最豐厚的后端育肥收益,最終在財務上的體現就是低固定資產、營業收入、高成長、高ROA。”
溫氏股份建立了溫氏集團大數據生態模式,并積極探索物聯網技術,推廣智能化養殖,通過信息化管理提供了管理保障。在公司內部,很早嘗試員工持股,目前核心員工均持有公司股權;在外部,公司與合作農戶實現利益共享,合作農戶獲得的收益甚至比公司凈利潤還多。
多位業內分析人士認為,溫氏股份整體上市后依然能夠實現高速增長,且公司橫向與縱向的產業鏈也會變得更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