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支線發家的天津航空市場銷售部副總經理王超也對記者表示,目前國內航空市場的情況是,公費的商務客源逐步下滑,自費的旅游及探親客源則逐步提升,這對支線市場都形成不小的刺激。
又一家新的航空公司要開飛了,這次是大本營位于貴州的多彩貴州航空公司。
“我們計劃下個月28日首飛,使用適合支線運營的E190飛機作為我們的主力機型,”多彩貴州航空公司董事長翟彥,在“2015中國民航支線航空論壇”上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透露。
多彩貴州航空是去年8月貴州省政府旗下的貴州產投集團組建的,今年6月獲得中國民航局批準籌建,初期主要希望開辟貴州省內城市和周邊省份的航線市場,因此初期的機隊也是以支線機型為主,從巴西航空工業集團訂購了17架E190飛機。
多彩貴州航空可以算是支線航空市場的最新進入者,而此前主要在東部沿海等干線城市競爭的多家航空公司,也已經開始布局支線航空市場。
支線市場升溫
之所以要組建貴州自己的航空公司,與貴州省希望大力開拓旅游產業不無關系,由于省內旅游資源豐富,復雜的地形又不適合大建高鐵,飛機也就成立貴州開拓旅游業的重要交通工具,大批省內的支線機場也逐漸建成。
“截至目前,全省共建成了干線機場1個,支線機場9個,另外還有在建的支線機場1個,開展前期工作計劃的支線機場3個。” 貴州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吳強在論壇上透露,機場的加快建設也使貴州的旅客吞吐量增速躍居全國第一,2014年全省各機場累計完成旅客吞吐量1420萬人次,同比增長26.2%。
而提到國內的支線航空,就不能不提奧凱航空和幸福航空,最近,兩家公司也在通過合并支線航空業務,希望進一步抱團做大。
“幸福航空占股48%,奧凱航空占股46%,管理團隊占股6%,主運營基地擬設在奧凱所在的天津,”奧凱航空一位管理層告訴記者,除了開拓國內的支線航空市場,新的公司還計劃把航線網絡連接到中亞五國去。
上述管理層透露,目前吉爾吉斯斯坦等中亞五國,正好處于國家“一帶一路”的交界點上,從國內新疆到中亞五國的航線需求并不小,如果用支線飛機和干線飛機結合飛機,就可以把中國、歐洲、土耳其連起來。
從支線發家的天津航空市場銷售部副總經理王超也對記者表示,目前國內航空市場的情況是,公費的商務客源逐步下滑,自費的旅游及探親客源則逐步提升,這對支線市場都形成不小的刺激。再加上一二線機場的時刻資源越來越飽和,各個公司可能會將更多運力投入到三四線市場進行延伸,當然,這也對目前正在運營支線的航空公司帶來了更多的挑戰。
盈利和補貼難題
據記者了解,在過去幾年,從事支線航空運營的企業要想獲得盈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多位行業內人士對記者分析,由于座位數少,飛行距離短,而支線飛機的飛行員、機務、航油成本、起降費等在國內都與干線飛機無異,因此平均分攤到每個座位上就會比干線飛機的成本高很多。一些支線航線只有在地方政府的補貼支持下才能夠保證盈虧平衡,但如果沒有干線網絡的銜接支撐,支線航線依然無法取得更好的運營效果。
而說到補貼,幾家國內完全運營支線的航空公司的管理層,也認為目前國內所實施的支線航空補貼政策也有不合理之處。
“比如2013年前的過去五年,民航局在安排支線航空的補貼資金上已經超過50億元,每年10個億看起來很多,最近幾年依然在不斷增加,但實際上還是大多被傳統的大型航空公司拿走了。”一家支線航空公司的管理層對記者直言。
記者查閱民航局2013年公布的《關于2013年支線航空補貼預算方案的公示》也發現,當年斥資4.3346億元補貼21家航空公司。而在獲得補貼的航空公司中,獲得1.1066億元最多補貼的是東方航空,其次是南方航空、海航旗下的天津航空和中國國航,而純粹運營支線航線的幸福航空和華夏航空,只分別獲得補貼540萬元和721萬元。
“國內對支線航空現有的補貼政策是,只要開辟的航線至少有一端連接支線機場,以及距離在600公里以內的跨省航段,就可以納入補貼范圍,所以很多干線航空也能拿到支線航空的補貼,比如在兩個干線機場之間的航線,經停一個支線機場,始發到經停,以及經停到達到的兩段就都可以拿到補貼,”上述支線航空公司的管理層對記者透露,所以,目前不管是對支線航空還是支線機場的定義,及相關補貼標準,都需要進一步修訂和明晰。
支線藍海在哪里
不過,在巴西航空工業集團大中華區商用飛機市場總監王鳳鳴看來,中國的支線航空市場依然有很多藍海待開發。目前中國低于110座以下的的支線飛機占運營飛機的比例只有6%左右,而歐美普遍在20-30%,其實在中國還有大量適合70到130座級飛機的市場沒有人飛,將近一半的機場每天加起來的航班量不到4個,70%左右的航線每一天航班不到兩班。
王鳳鳴認為,這與國內航空公司的航線網絡布局策略有關,主要還是將北上廣深等繁忙城市作為樞紐,而事實上,一些二線城市可能更適合打造一些區域航空樞紐,把周邊5、600公里的支線機場通過區域樞紐連接起來。“我們認為中國應該有10個或者12個以上的區域性樞紐,而70—130座的飛機可以提供更好的銜接、更多的頻次,提高機場的利用率。”
這樣的理念其實已經得到了一些航空公司的認可。比如將天津作為主運營基地的天津航空,就在打造以西安和烏魯木齊等為中心的輪輻式復合網絡,貴陽、南寧、海口和大連幾個基地也彌補了一些干線市場通航點的不足,用190、145支線飛機承接支線運營和次干線,并為國際干線、干線次干線輸送資源。
目前擁有20架190支線飛機的南航,也在規劃干支結合的網絡布局。南航營銷委運力網絡規劃收益部副總經理譚光對記者透露,目前公司的20架190飛機有10架放在烏魯木齊,主要是推動疆內與疆外的發展,另10架則在廣州基地,主要投入廣東省珠三角地區以及省外二三線市場及東南亞的發展,并服務于廣州樞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