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業內人士指出,合格證抵押給銀行,已成為汽車銷售行業習以為常的做法,消費者買了車卻拿不到合格證上牌的事件引起廣東省消費者委員會高度關注。
事件引起省消委會高度關注
市民陳先生投訴稱,近段時間他被一家汽車店告知可以來取車,“我還帶著一個老師傅和同學去驗車。”陳先生說,他們只看了外觀,啟動汽車,聽聽發動機有沒有什么問題。銷售人員便要求陳先生去交車款,“當時我就稀里糊涂地交了全款,還有真皮、導航一起6000多元。”但在銷售人員向他移交車子材料時,陳先生發現沒有汽車合格證原件。“我當時就很懷疑,特意向銷售人員詢問,她只是淡淡地說合格證原件抵押在銀行,錢過去了,就可以拿到了。”陳先生說,對方還說現在4S店都是這樣處理的,“同去的人也不懂,我便沒追問。”之后,陳先生辦理車輛登記時,被告知沒有汽車合格證,車子不能登記在他名下,“也就是說車子還是一個黑戶,我后來要銷售人員去處理,對方說車款用作他用,要等一段時間才能從銀行取回合格證。”
一家汽車投訴網站調查顯示,截至目前,今年關于4S店不給合格證的投訴案例共達184宗,比去年同期增長三成。廣東省消委會針對該類投訴調研后顯示,珠三角部分城市限牌后,汽車行業銷售量每況愈下,汽車經銷商因資金周轉困難而將汽車合格證質押給銀行,如果未按時歸還銀行貸款就無法贖回合格證,因而無法向購車者交付汽車合格證。
汽車業內人士指出,合格證抵押給銀行,已成為汽車銷售行業習以為常的做法,消費者買了車卻拿不到合格證上牌的事件引起廣東省消費者委員會高度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