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詐騙已形成了一條完整的、分工明確的地下黑產鏈。昨日,由北京市公安局網絡安全保衛總隊(下稱北京網安)與360互聯網安全中心聯合發起成立的中國第一個網絡詐騙全民舉報平臺獵網平臺發布了一份《現代網絡詐騙產業鏈分析報告》,報告顯示,今年1-9月,共接到全國網民舉報網絡詐騙案件20086起,涉案金額高達8901萬元,人均損失4431元。初步統計,網絡詐騙產業的從業人數至少有160萬人,“年產值”超過1100億元。
據獵網平臺反網絡詐騙專家裴智勇介紹,獵網平臺基于對過去3年間網民舉報的89484起網絡詐騙案件追蹤挖掘發現,即便是手法最簡單的網絡詐騙,也至少需要10人的犯罪團伙。從開發制作、批發零售到詐騙實施、分贓銷贓,網絡詐騙可劃分出多達釣魚編輯、木馬開發、盜庫黑客、電話詐騙經理、短信群發商、在線推廣技師、財務會計師等15個不同工種,他們分工明確、協同作案,形成了完整的網絡詐騙地下產業鏈。
獵網平臺的分析指出,網絡詐騙地下產業規模之所以迅速擴大主要是由于網絡詐騙犯罪打擊難度大,具有異地作案、小額多發、取證困難等特點。
以當下最流行的一種網絡詐騙“退款詐騙”,騙子會通過一些渠道獲取到受害者的網購信息,利用受害者付款后等待收貨的時間段冒充賣家,通過打電話的方式聯系買家,以支付系統問題等說辭誘導受害者進行退款操作。隨后,騙子會給受害者發去釣魚鏈接,受害者打開后看到的是高仿電商網頁。釣魚網頁會誘導受害者輸入支付寶賬號、密碼、銀行卡號、身份證號、手機驗證碼等諸多資料,盜刷用戶支付寶和銀行卡。
“整個退款詐騙過程中,至少需要釣魚編輯、釣魚零售商、個信批發商、電話詐騙經理、分贓中間人、財務會計師等多個工種的協同作案,這些騙子可能分布在全國不同的地方而且相互之間也可能并不認識。所以,僅僅依靠一兩條的報案信息,往往難以獲得有價值的線索或證據鏈,犯罪分子很容易躲避追查。”裴智勇說道。
裴智勇認為,反網絡詐騙需要公安、企業和普通網民共同合作。
2014年4月,北京網安就與360公司聯合發起成立“北京網絡安全反詐騙聯盟”,作為面向企事業單位的網絡詐騙信息舉報平臺。聯盟成立至今,先后增加了包括商務部、支付安全聯盟(中國銀聯)、淘寶網、中國人民銀行、中國建設銀行、頑石咨詢和Ebay等在內的32家聯盟單位。一年來,各聯盟單位及時將各自領域發現的涉嫌詐騙的網址接入聯盟數據庫,有效降低了聯盟單位服務對象遭受網絡詐騙的幾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