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保監會發布《2015中國保險市場年報》,數據顯示,2014年全國保費收入突破2萬億元大關,增速達17.5%,是國際金融危機以來最高的一年。與此同時,今年前三季度保險市場最新數據、上市險企三季報也在近期公布,無論是行業利潤還是保費收入,都出現“大跨步”增長。險資運用實現收益創歷史新高。
近日,保監會發布《2015中國保險市場年報》,數據顯示,2014年全國保費收入突破2萬億元大關,增速達17.5%,是國際金融危機以來最高的一年。與此同時,今年前三季度保險市場最新數據、上市險企三季報也在近期公布,無論是行業利潤還是保費收入,都出現“大跨步”增長。險資運用實現收益創歷史新高。
《2015中國保險市場年報》顯示,業務增速方面,去年財產險保費收入7203.5億元,同比增長16%;人身險保費收入1.3萬億元,同比增長18.4%。業務結構方面,結構調整走向深入,與實體經濟聯系緊密的保證保險同比增長66.1%,與民生保障關系密切的年金保險同比增長77.2%,保障性較強的健康保險同比增長41.9%。經營效益方面,保險公司實現利潤總額1934.2億元,同比增長91.4%;保險資金運用實現收益5358.8億元,同比增長46.5%,創歷史新高。保險資金投資收益率達6.3%,同比提高1.3個百分點,創五年來最好水平。
事實上,在一系列政策推動下,國內保險業正在經歷良性循環,今年前三季度延續2014年以來的增速,繼續創下佳績,并加大了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數據顯示,由于政策環境優化和保險公司不斷開拓新業務領域,前三季度農業保險、責任保險和保證保險等增長較快,原保險保費收入分別為322.01億元、234.17億元和171.9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5.16%、17.67%和15.24%,占財產險公司業務的比例分別為5.14%、3.74%和2.75%,分別較上年同期增加0.17、0.20和0.10個百分點。健康險業務1836.71億元,同比增長45.73%;意外險業務497.78億元,同比增長16.11%。
與此同時,保險行業的社會效益貢獻也在增加。截至三季度末,全國保險機構190家,較年初增加10家。保險業職工人數98.85萬人,較年初增加8.42萬人。壽險公司營銷員人數大幅增長,壽險公司營銷員391.54萬人,較去年同期增加116萬人,同比增長42.12%。保險稅收1036.90億元,同比增長81.38%。其中,營業稅及附加490.01億元,同比增長51.82%;所得稅546.89億元,同比增長119.72%。
上市險企凈利潤持續增加
近日,A股四家上市險企的三季報相繼公布。據統計,前三季度四大險企的凈利潤突破千億元大關,達到1057.93億元,平均約日賺4億元。
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凈利潤增速排名第一的是中國太保 ,實現歸屬凈利潤150.36億元,同比增長67.8%;其次是中國平安實現歸屬凈利潤482.76億元,同比增長52.4%;第三是新華保險實現歸屬凈利潤86.44億元,同比增長36.7%;最后是中國人壽實現歸屬凈利潤338.37億元,同比增長22.8%。
從上市險企公布的投資收益率看,雖有所下滑,但仍維持在較高的水平上。中國人壽、中國平安 、新華保險總投資收益率分別為6.88%、7.8%和8.7%。
業內人士表示,今年上半年,各保險公司抓住資本市場的上漲機會,積極配置股權型投資,取得較理想的綜合收益。通過對比可以看到,股權型投資占比最高的公司,綜合收益率也最高,說明股權型投資對保險公司上半年的收益水平影響較大。三季度資本市場快速下行,各家公司都在積極調倉,有的公司還挺身而出進行護盤,凈利瘦身完全在意料之中。
另據了解,為擺脫資本市場對利潤的影響,以及強化保險資金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的作用,保險業不斷尋求對實體經濟的投資,將更多資金傾斜于國家重大工程建設。此前,保監會副主席梁濤披露,到目前為止,保險機構共發起各類債權、股權和項目資產計劃總計462項,規模達1.62萬億元,投資范圍覆蓋全國28個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