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券商板塊行情 券商專區 券商業績月報
10月份券商業績超預期恢復,看好板塊行情,受益市場企穩回暖,10月股票日均提升至近9000億,兩融交易回升至萬億水平,自營收益改善,資管業務恢復,板塊業績超預期改善,4季度業績繼續向好。10月中信,海通,國信凈利回升至10億元以上,考慮節假日因素,實際業績回升更強。隨身市場向上空間打開,券商彈性進一步提升,繼續推薦評級。
【投資策略】
邏輯一:競爭力強綜合實力強的光大,廣發,國君,招商和新龍頭;
邏輯二:特色化差異化東吳,長江、西南和國元證券。
邏輯三:次新股,流通市值小,彈性大的國投安信、東興證券。
邏輯四:自營彈性強高的東方和國信證券。
【10月券商凈利潤】
中信系13.5億,環比+80%;
華泰系5.7億,環比+36%;
海通系11.3億,環比+33%;
廣發系6.8億,環比+101%;
招商系8.5億,環比+48%;
興業系2.1億,環比+100%;
長江系1.2億,環比-31%;
東方系3.8億,環比+137%;
國泰君安系9.1億,環比+47%;
光大系3.2億,環比+44%;
宏源系7.5億,環比+30%;
山西系1億,扭虧為盈;
方正系4.9億,環比+3.4倍;
東興證券1.4億,環比+54%。
太平洋證券1.8億,環比+40倍;
國元證券0.8億,環比+3%;
東北證券1.9億,環比+130%;
國海證券0.9億,環比+5倍;
東吳證券1.8億,環比+45%;
國信證券10.8億,環比+3.7倍;
西部證券0.9億,環比+53%;
西南證券1.4億,環比-41%;
國金證券2.4億,環比+180%;
解讀:大金融電話會議紀要11.04
從資金配置看:在降息周期下,市場流動性充裕,房市壓力大、債市風險已現,銀行理財、信托產品收益率持續向下,股市成為當前大資金的較佳去向。經過清配資去杠桿的股災后,股票市場回到挖掘價值的好時機。而金融股業績穩、估值低、流動性強的特性成為首選。
同時,目前資金對金融股配置處于低配水平,今年三季度基金對金融板塊配置12.7%,遠低于標配水平。其中3季度基金配置券商的比重(按重倉股梳理)2%左右,與去年11月底券商股行情啟動前機構的配置很類似。2014年Q3比重3.23%。,市場行情啟動下,券商股持續受到市場追捧,配置比重提升到11%。券商配置空間還有較大提升,此時正是開始,勿用過度擔心。
從短期活躍性看:交易量持續回升、兩融穩步向上,投資者開戶持續增加,入市熱情升溫。券商股是市場活躍性做好代表,集體漲停就是最好解釋。
從中長期成長性看:市場化改革在發力,十三五規劃,新三板分層機制近期將優先推出,有利于激活市場活力。證券法二審12月將進行,預計明年注冊制和交易制度改革將加速,一些列改革為券商帶來更大機會。同時,未來券商業務邊界在不斷拓寬,隨著市場企穩后,未來衍生品市場、場外市場空間廣闊,是未來較大爆發點。
市場信心逐步回歸,交易活躍度回升,兩融規模擴張重破1萬億,正循環效應將點燃券商行情,預計4季度業績將有效改善,券商價值將再次展現。
不確定性在降低,最大風險已過去:配資清理賬戶風險、自營風險利空因素經過板塊近10個月的消化,風險已充分釋放,當前板塊不確定性在持續降低。10月以來的板塊上漲逐漸驗證我們的邏輯,大改革大機會,而資本市場的改革是未來金融改革的重要方向,證券公司作為資本市場的最大載體,既受益于市場改革的制度紅利,還受益于資本市場崛起的市場紅利,最大邏輯看券商是成長性標的。
整體上,券商春風已吹來,提前布局不落后。券商板塊的機會在不斷得到驗證。自9月底我們率先市場推薦以來,板塊漲幅30%以上,龍頭券商漲幅超過50%,板塊估值得到修復。大券商PB估值在1.7倍左右、PE在16-17倍;小券商PB估值回升在2.8-3倍左右,PE在32-35倍。
券商板塊估值目前處于仍處于較低水平,中長期板塊向上空間廣闊。同時,板塊還有人民幣國際化、資本賬戶開戶的催化,大資金優選流動性強、業績好、安全性高的板塊,券商的機會大于風險,改革和政策紅利給予券商成長性,市場化給予券商活力,低估值給予券商保障,高成長+低估值+高彈性催化券商新機會。年內券商板塊還有30%漲幅,優秀券商股50%以上空間。
券商股暴漲真相>>>
國家隊控盤券商股 機構搶籌引發券商股大漲
連分析師都在打聽券商股為啥漲 到底是誰奇襲了券商股?
揭秘券商股整體異動的背后 證券公司還有那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誰有錢買那么多券商股?(基金經理說這些資金是善良的有愛的)
第二波牛市?>>>
八大指標告訴你:券商股能否拉動第二波牛市?
券商股兩日“逼空”背后:“熊頂”還是“牛底”?
專家解讀>>>
皮海洲:瘋牛很難重現 券商股難成飛上天的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