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魯銀投資來說,其背后的重組動作或也預示著,山東省內國資系上市公司的整合大潮正在悄然啟幕。
對于魯銀投資來說,其背后的重組動作或也預示著,山東省內國資系上市公司的整合大潮正在悄然啟幕。
圍繞著魯銀投資的停牌,坊間的猜測與傳聞一直未斷。
截至11月5日,魯銀投資(600784.SH)停牌重組至今已有13個交易日,但其尚未對重組的具體事項對外公開。
其中一種較為常見的猜測是,注冊地位于山東的大中型券商中泰證券(原齊魯證券)可能會成為被注入標的,而借此機會實現借道上市,其猜測邏輯在于魯銀投資與中泰證券同屬第一大股東萊蕪鋼鐵集團所控股,而中泰證券的上市補充資本需求也較為強烈。
但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業內人士處多方了解,魯銀投資的此次重組或與中泰證券無關,而更大概率的動作則與山東國資及旗下山東鋼鐵集團的國資改革動作有關;而遲遲未能上市的中泰證券,則有可能以IPO的形式實現獨立上市,而因為目前IPO渠道的暫停,則考慮或先登錄新三板或借道H股。
而對于魯銀投資來說,其背后的重組動作或也預示著,山東省內國資系上市公司的整合大潮正在悄然啟幕。
或不涉中泰上市
事實上,市場對于中泰證券有可能會被注入魯銀投資的分析并非沒有依據。
一方面,魯銀投資與中泰證券同屬于山東萊鋼集團控股,而魯銀投資又是萊鋼集團旗下為數不多的資本運作平臺;而另一方面,作為業內規模、排名靠前的券商之一,不久前剛從“齊魯證券”更名而來的中泰證券登陸資本市場的欲望也較為迫切。
而在10月20日,魯銀投資的停牌更是讓這一市場猜測受到了格外關注。
不過,從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的情況看,這一預期恐怕將會落空,而魯銀投資所策劃的重組事項也與中泰證券的上市關系有限。
“這一次重組籌劃的層面可能更高,來自于山東鋼鐵集團層面,而齊魯證券和魯銀投資都是二級控股子公司,母公司是萊鋼,所以這次重組涉及齊魯證券的可能性比較小。”一位接近山東國資系統人士提示稱,“如果是直接股東層面的籌劃,則有可能是齊魯的注入。”
據魯銀投資的停牌公告披露,其停牌原因系“接到控股股東萊蕪鋼鐵集團有限公司通知,因‘山東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正在籌劃涉及公司的重大事項”,這也意味著,魯銀投資的此次停牌事項的源頭來自于山東鋼鐵集團。
此外,亦有接近中泰證券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透露,中泰證券的確正在籌劃上市事項,但并非采取資產注入或借道上市,而以獨立提交IPO的形式實現上市。
2015年8月19日,中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創立大會召開。這標志著發軔于齊魯大地的齊魯證券正式更名為“中泰證券”。
而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齊魯證券的此次更名正是其近年來發展的關鍵一步。
“公司更名、改制、IPO上市事宜,已經董事會、股東會批準,組織形式將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力爭2016年實現主板上市,目前這些工作都在積極推進當中。”上述接近中泰證券人士坦言。
中泰去向:或轉新三板或H股
事實上,按照中泰證券原有的上市安排,其“爭取今年年底之前遞交IPO申請,力爭2016年掛牌上市”,而截至目前,中泰證券已完成股改、股權清理和名稱變更。
然而,當前的IPO暫停成為了其上市路上的阻礙之一;而在這一矛盾下,新三板或香港市場或亦將成為中泰證券所覬覦的上市平臺。“也有可能在新三板或港股完成上市。”前述接近中泰證券人士稱。
據多家券商人士透露,證監會有關負責人曾在8月底在新疆召開的一次合規風控會上示意,要加快一二線券商的上市節奏,其中特別強調了尚未完成上市的中信建投證券與齊魯證券(即中泰證券).
“當時會里領導的說法是,如果在A股上市存在難度,就先考慮在新三板掛牌。”一位接近前述會議人士稱,“當時談到了中信建投和齊魯證券。”
事實上,中泰證券通過魯銀投資實現上市概率較低的另一原因,在于目前監管層在政策層面并不傾斜于鼓勵券商“借道”上市,此前南京國資曾籌劃南京證券試圖借道上市但無功而返,而南京證券也退而求其次登陸于新三板市場;這或從側面印證了,此次魯銀投資停牌或與中泰證券的上市猜想無關。
“因為金融企業借殼上市政策上還是受限的,所以券商的借殼上市要改為‘借道’,即在不變更實際控制人的實現,也就是資產注入。”一位接近監管層人士表示,“但這種模式也并不被鼓勵,之前南京證券想通過南紡股份上市最終沒有成功,于是南京證券也去掛了新三板。”
或與山東國改有關
在業內人士看來,山東鋼鐵集團層面籌劃針對魯銀投資的重組動作,背后或與山東地區國資系統的改革胎動有關。
“山鋼集團層面的產業整合可能和整個國資改革的大背景有關。”前述接近山東國資系統人士表示,“另一方面是今年實體經濟下行壓力較大,鋼鐵這些產能過剩的行業需要通過整合、重組來提高效率。”
其中,部分國資集團的資產注入與整體上市預期,也正在成為國資改革當中最受矚目的概念;而具體到山東國資系統來看,其證券化和資產注入等運作的市場空間也較為廣闊。
“集團資產注入與整體上市將是山東國企改革最大看點,或在資本市場奏起”最強音“。經營效率和資產證券化率偏低,是制約山東國企發展的兩個最大瓶頸。”中泰證券認為,“與全國其他省份相比,山東的國有資產規模名列前茅,但省內上市國企的資產證券化水平排名靠后,甚至未達平均水平。”
在中泰證券看來,由于魯銀投資重組策劃方——山東鋼鐵集團主營業務所處的鋼鐵行業存在產能過剩等問題,因此也更有動力對其產業進行整合。
“產能過剩領域。如鋼鐵、機械、化工行業等,這些公司有更大動力對產業進行整合,將大概率在國企改革中受益。”“同時作為競爭性行業,它們多數也是未來大概率成為集團公司資產整合的重點對象,尤其大股東持股比例較低的上市公司,集團資產整合注入存在較大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