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沽空比率從10月初的個位數,急升至10月22日的36.7%高位。
11月7日消息,據明報報道,恒大地產(3333)今年7月瘋狂地斥資55億元回購,在9月份回購股份授權額度“加碼”,上月底再度出擊,10日內斥資近14億元回購,今年累積回購金額已打破上市以來紀錄。同時,恒大沽空比率從10月初的個位數,急升至10月22日的36.7%高位,近日仍然維持雙位數水平。隨著股票貨源進一步收干,大大增加沽空研究機構埋身施襲的難度。
以恒大今年累計回購的金額68.65億元,已經超過去年的歷史新高58.49億元水平,亦可能打破今年單一上市公司回購紀錄。恒大自2009年10月上市以來,只有2011年、2014年及今年出手回購股份,累積回購金額高達133.7億元,出手金額之巨,即使一般大藍籌亦無出其右。
許家印持逾百億股街貨43.7億股
曾經在2012年被沽空研究機構Citron(香櫞研究)施襲的恒大,除了不斷密集“查倉”,亦自2014年趁股份徘徊在3元到4元之時,開始大手回購。今年的回購大行動,翻查數據,是在7月份開始進行,經過回購后,以許家印家族持股高達101.6億股而言,只余43.7億股街貨流通。
該股近期沽空比率稍比10月22日回落,到昨日大概處于25.3%,相比起同業如碧桂園(2007),沽空比率水平動輒高達40%至60%水平,則屬小巫見大巫,與其它同業如萬達商業(3699)及中國海外(0688),則處于相若水平。
街貨愈少借貨沽空成本愈高
匯盈證券董事謝明光表示,隨著持續瘋狂回購,恒大股價今年從5元挾高至6元以上,加上街貨急劇減少,沽空者成本亦大幅上升,一般而言,若要借貨500萬至1000萬股進行沽空,事前存倉按金的比例需要已提高至相當于股份價值的兩至三成,假設以昨日的收市價6.26元及按金三成比例計算,即使撇除利息及行政成本,借入1000萬股成本已高近19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