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經過連續五個月急挫,及10月份強勢反彈之后,本月第一周的表現較為牛皮,全周僅反彈227點,23,000點關口得而復失。恒指反彈至23,000區后形成爭持,反映當大市回升至23,000點水平后,機構性投資者的操作更為審慎,原因有二:
一、恒指成分股的盈利前景平平:有資料顯示,恒指成分股當中,不足三分之一能夠保持今、明兩年盈利持續增長。
二、擔心美國12月加息:根據聯邦利率期貨顯示,美國12月加息的機會率已經上升至78%。美國加息預期升溫,對港股而言,壓力明顯較9月份時低,但也不能說完全沒有影響。
觀察法興證券網站數據所得,截至11月6日,恒指期權未平倉的即月認購期權,主要分布在23,000點至24,000點之間,相當于約8,500張期權合約。而未平倉的即月認沽期權,主要分布在22,000點至22,800點之間,相當于約7,400張期權合約。
牛熊證方面的數據,截至11月6號的收市,恒指牛證的好倉主要集中在22,000點至22,500點,相當于約2,900張期指合約,熊證的街貨則主要集中在23,400點至24,000點,相當于約2,800張期指合約。
走勢上,恒指上周先升后跌,周初于22,332點附近止跌反彈,周三受到“深港通”舊聞刺激而顯著上揚,高位曾見23,342點,其后逐步回調,在22,300點至23,400點之間橫行整固格局有待打破。恒指牛證63799,收回價22,208點;恒指熊證65519,收回價23,438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