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仍有望震蕩上行】受十三五規劃建議提前發布和習馬會的信息刺激,改革預期將提高投資者風險偏好,市場有望進一步震蕩上行。我們認為在政策寬松的大背景下,系統性風險被兜底,市場調整震蕩會出現更多的投資機會。我們看好金融、地產、旅游、交運、電力和軍工等板塊,主題上看好國企改革、工業4.0、迪斯尼和一帶一路等。
滬指放量突破,投資者紛紛經常。滬指在連續震蕩調整后,受到十三五規劃建議提前發布和習馬會信息的提振,指數連續上漲突破整數關口。投資者的風險偏好開始上升,撤離市場的資金紛紛重新入市。具體而言,上證綜指大漲6.13%,收于3590.03。深成指上漲6.30%,收于12273.35。中小板和創業板指數則分別大漲6.02%和7.39%。從行業板塊表現來看,非銀金融、休閑服務和建筑裝飾等行業漲幅相對靠前,分別上漲18.77%、8.68%和7.65%。醫藥生物、電氣設備和食品飲料等漲幅靠后。主題上,福建自貿區、次新股和芯片國產化等概念表現相對活躍。IPO重啟也很難阻擋情緒的向好,場外資金尋求機會入市,市場存在調整風險,但場外配資清理結束后,政策繼續寬松,市場仍將震蕩上行,我們認為短期市場的震蕩行情還將孕育新的機會。
美聯儲12月份加息是大概率,國內經濟有所企穩。美國的非農數據好于市場預期,12月份加息的可能性提高。去年美國GDP增速為2.4%,而IMF預測今明兩年美國GDP分別為2.6%和2.8%。雖然三季度GDP增速放緩,卻并未放緩美國整體經濟向好的趨勢。隨著美國非農數據的改善,特別是核心通脹率的上升,美國如果12月份加息也并不意外。對比來看,12月份與9月份加息預期的差異主要在于美聯儲的預期管理。9月份預期加息前市場顯示出來的是恐慌,而這次市場更多的是一種理性。未來投資者關注的并非加息本身,而是經濟基本面。重要的是美聯儲加息的進程很可能是漸進的。展望未來,2016年美聯儲加息的頻率則很可能是緩慢的,甚至可能只有一次。國內經濟出現企穩跡象,從一些領先指標來看,內需有所恢復。10月份出口放緩主要是受到外需不穩定影響。總體而言,如果寬松的環境繼續保持,我們傾向于四季度經濟將反彈的判斷,但國內經濟下行的壓力并未緩解。
IPO重啟是金融秩序的恢復,市場仍然是震蕩行情。這次IPO發行制度有所修改,主要包括:取消現行新股申購預先繳款制度;公開發行2000萬股以下的,取消詢價環節,由發行人、主承銷商協商定價。特別是取消預繳款制度,將使得新股上市對資金面的沖擊將大幅減小。在新規正式實施之前,IPO審核工作仍繼續按照現有規則進行。目前已獲得發行批文的28家企業將在年內分三批完成發行,募集資金規模總計僅在100億元左右,與目前市場成交額相比較小。IPO重啟,市場融資功能得到恢復,市場逐步走出大幅波動的非正常狀態,IPO重啟恢復市場融資屬于清理之中。這次IPO重啟顯然利好券商和創投類公司。客觀上,市場目前的大背景沒有改變,市場也仍將按照慣性繼續反彈。需要指出的是,目前仍然是博弈吃飯行情,且行且珍惜,接下來的階段性風險點包括12月份美聯儲加息以及1月份5%以上股東可以自由拋售。
觀點總結:受十三五規劃建議提前發布和習馬會的信息刺激,改革預期將提高投資者風險偏好,市場有望進一步震蕩上行。我們認為在政策寬松的大背景下,系統性風險被兜底,市場調整震蕩會出現更多的投資機會。我們看好金融、地產、旅游、交運、電力和軍工等板塊,主題上看好國企改革、工業4.0、迪斯尼和一帶一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