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君安策略周報:聚焦成長】重啟IPO引導市場回歸穩態,風險偏好邊際提升。證監會上周五(11月6日)表示,將在完善新股發行制度之后重啟IPO,先按現行發行制度重啟28家公司IPO。新股發行制度主要的修改在于取消預繳款制度并縮短發行周期。新規避免了凍結大量資金打新的情況,打新對市場運行的影響大幅減弱。回顧此前的多次IPO暫停與重啟經驗,我們認為重啟IPO以為著監管層認為A股的融資功能已經漸漸恢復,市場已經回復到相對穩定的狀態。短期內包括恢復IPO在內的一系列改革政策重啟有助于推升市場風險偏好。
重啟IPO引導市場回歸穩態,風險偏好邊際提升。證監會上周五(11月6日)表示,將在完善新股發行制度之后重啟IPO,先按現行發行制度重啟28家公司IPO。新股發行制度主要的修改在于取消預繳款制度并縮短發行周期。新規避免了凍結大量資金打新的情況,打新對市場運行的影響大幅減弱。回顧此前的多次IPO暫停與重啟經驗,我們認為重啟IPO以為著監管層認為A股的融資功能已經漸漸恢復,市場已經回復到相對穩定的狀態。短期內包括恢復IPO在內的一系列改革政策重啟有助于推升市場風險偏好。
短期資金面承壓,增量資金難續。年內28支新股的發行仍采用原制度,短期仍將對市場資金面產生壓力(28家總計凍結資金超3萬億元,首批10家凍結資金約1萬億元).IPO新規將采用網上市值申購、搖號中簽,網下市值比例配售,打新資金門檻限制大幅降低(只要有股票倉位即可),中簽率將顯著降低,打新預期收益大幅下降。打新基金、理財資金等回流股市動力將減弱。現階段上證綜指已經接近證金公司救市的成本線,救市資金退出的預期將對主板繼續上漲形成明顯阻力。大盤價值股的估值提升仍依賴于流動性邊際寬松與增長預期的修復,風格切換的時點可能仍需等待。
存量博弈,風險偏好啟動。美國非農數據大幅超預期提升投資者對美元年內加息的預期,限制了國內貨幣政策繼續寬松的想像空間。我們認為接下來的市場仍是由存量資金所主導,體現為對于成長、轉型和改革因素的關注。前期反彈中,成長股換手更加充分,微觀結構改善明顯,上行阻力較小,市場仍會將其作為主攻方向。進一步地,A股融資功能恢復有助于成長性較強的中小市值上市公司重啟融資-并購-擴張的循環,形成實質性利好。風險偏好提升背景下,主題投資的重要性將繼續凸顯。
行業首推券商。上周我們首推券商以來,上周三到周五板塊券商幾乎全漲停,相對收益近 10%。IPO 重啟既提高券商業績,又增板塊風險偏好,將帶來券商股雙擊。此外還推薦:一、高端制造相關,主要包括信息技術(偏軟:大數據,信息安全,偏硬:信息基礎設施)、新能源(光熱)、智能制造(機械、軍工)與新能源汽車。二、現代消費服務相關:傳媒、社會服務及大健康(醫療、生物醫藥等).
主題推薦圍繞十三五規劃展開。1)信息經濟是結構轉型創新的著力點(大數據云計算信息安全、各行業信息化以及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推薦:中恒電氣/東華測試; 2)習主席宣布新中將正式啟動以重慶市為運營中心的第三個政府間合作項目。第三批自貿區有望獲批,推薦:重慶港九/北部灣港;3)“美麗中國”首次納入五年規劃, 我們看好環保和新能源(包括新能源汽車、儲能、核電等),推薦:雪迪龍/信質電機;4)農業現代化是十三五十大目標唯一細化領域,看好農業信息化和農墾,受益標的:新安股份/亞盛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