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公決定維持泰王國(以下簡稱“泰國”)本、外幣主權信用等級BBB,評級展望負面。雖然泰國政局暫時得以穩定,政府債務負擔較小,國際儲備充裕,但高企的家庭債務威脅信用環境和財富創造能力的穩定性,財政擴張將增大政府財政壓力,對政府償債能力形成下行壓力。
今日,大公決定維持泰王國(以下簡稱“泰國”)本、外幣主權信用等級BBB,評級展望負面。雖然泰國政局暫時得以穩定,政府債務負擔較小,國際儲備充裕,但高企的家庭債務威脅信用環境和財富創造能力的穩定性,財政擴張將增大政府財政壓力,對政府償債能力形成下行壓力。
維持泰國主權信用等級的主要理由闡述如下:
一、償債環境存在一定不確定性。軍政府執政下泰國政局暫時步入穩定期,但國內矛盾尖銳,短期內能否通過新憲法草案并順利舉行大選仍存在不確定性。通脹緊縮和經濟低迷迫使央行繼續保持寬松貨幣政策,但近國內生產總值80%的家庭部門負債率以及政策性銀行持續擴張卻低效的信貸投放,將推高金融系統不良貸款風險,美聯儲進入加息周期亦將加大未來金融市場動蕩。
二、短期經濟溫和復蘇,中長期內政府財富創造能力存在不穩定因素。2014年內需萎縮致使泰國經濟大幅放緩至0.9%,政府加大公共投資以提振經濟,預計2015年和2016年經濟增速將溫和增至2.4%和3.0%。然而,家庭部門債務負債沉重使消費漸露疲態,勞動力優勢趨降,預計中長期平均經濟增速僅為3.5%。國內政治與金融風險也將威脅泰國經濟穩定性,抑制政府財富創造能力。
三、擴張性財政政策將推高短期政府赤字。盡管政府大幅削減能源補貼并取消大米補貼,但為刺激經濟,多項基礎設施建設的重啟以及針對低收入群體和中小企業的政策支持將明顯增加財政支出壓力,估計2014/2015財年泰國各級政府赤字率擴大至2.0%,2015/2016財年進一步增至2.5%。不過,政府融資成本較低,償債來源保持穩定。
四、政府債務負擔低位上升,外部風險升高,但充足的國際儲備提供堅實保障。因財政壓力增大,預計2015年和2016年泰國各級政府債務負擔率上升至37.3%和38.7%,但同期融資需求僅為國內生產總值的4.5%和5.3%,短期償債壓力較小。證券資本加速外流導致2015年4月下旬到10月中旬泰銖對美元貶值8.7%左右,但良好的制造業基礎及逐漸恢復的服務業出口使經常項目短期內將保持小幅順差,高達國內生產總值40%左右的國際儲備可完全覆蓋總外債,這為泰國應對資本外流、防止泰銖大幅貶值提供了必要緩沖。
短期內,國內政局不確定性較大和家庭負債沉重將抑制經濟復蘇進程,美國進入加息周期可能加速泰國資本外流,引發國內流動性收緊、家庭部門償債風險上升,進而沖擊金融系統穩定性,政府本、外幣償債能力面臨下行壓力。綜合考慮,大公對未來1-2年泰國本、外幣主權信用評級展望均維持負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