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家機構中,最低預測來自民族證券-6.2%,最高預測來自海通證券和中金公司-5.7%,高華證券和華融證券一致預測為-6.1%,國信證券、中信建投和方正證券一致預測為-6.0%,首創證券和興業證券一致預測為-5.8%。
國家統計局將在11月10日發布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月度報告。東方財富網今日對10家權威機構預測值進行匯總,統計數據顯示,10家機構對10月PPI漲幅平均預測值為-5.9%.
10家機構中,最低預測來自民族證券-6.2%,最高預測來自海通證券和中金公司-5.7%,高華證券和華融證券一致預測為-6.1%,國信證券、中信建投和方正證券一致預測為-6.0%,首創證券和興業證券一致預測為-5.8%.
交通銀行預測,10月PPI同比漲-6.1%左右,生產資料價格整體環比降幅比上月顯著擴大,降幅可能在-0.5%到-0.9%左右。交通銀行同時判斷,近期大宗商品價格在低位震蕩中整體趨勢性下降,國際原油價格持續低迷并仍有走低的可能,輸入性價格下降造成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降幅繼續擴大,并影響PPI走勢。預計未來PPI同比跌勢延續,全年同比增幅在-5%至-5.4%之間。
PPI持續40多個月的負增長,已經嚴重影響到實體經濟。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張平認為,今年以來,低通脹機制自我加強的事實越來越清晰。工業領域通縮從微觀層面導致非金融企業的盈利低于融資成本,抵押物價值下降,銀行壞賬率上升,大量貨幣投放難以進入實體經濟,企業和地方政府債務負擔進一步惡化
光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徐高認為,經濟下行壓力之下,寬松政策將繼續加碼。一方面,繼續多種方式引導金融體系過量資金進入實體經濟,推動社會融資總量擴張,緩解實體經濟融資難,推動投資回暖。另一方面,積極的財政政策將繼續發力,通過加大財政赤字以及與寬松貨幣政策相配合,推動經濟逐步企穩。同時,決策層維持人民幣匯率穩定意圖不變,在資本流出壓力之下,四季度有可能進一步降準以補充國內流動性。
10家機構包括高華證券、海通證券、首創證券、華融證券、興業證券、國信證券、民族證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和方正證券。東方財富網預測數據為在10機構提供的數據基礎上經過算術平均所得。
預測機構CPI同比增長(%)PPI同比增長(%)高華證券1.3%-6.1%海通證券1.2%-5.7%首創證券1.4%-5.8%華融證券1.4%-6.1%興業證券1.4%-5.8%國信證券1.4%-6.0%民族證券1.4%-6.2%中金公司1.5%-5.7%中信建投1.4%-6.0%方正證券1.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