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日前閉幕,會議決定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那么這次調整,會給眾籌投資二胎相關產業帶來怎樣的機遇呢?
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日前閉幕,會議決定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那么這次調整,會給眾籌投資二胎相關產業帶來怎樣的機遇呢?
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日前閉幕,會議決定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完善人口發展戰略,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積極開展應對人口老齡化行動。這是繼2013年,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啟動實施“單獨二孩”政策之后的又一次人口政策調整。股權投資相關行業或將迎來最佳機遇期。
全面二胎挑戰與機遇并存
實際上,單獨二胎政策此前遇冷。明顯的例子是,截至9月30日,北京市“單獨二孩”申請數和辦證數,僅僅為53034和48392例。而且,第四次嬰兒潮還沒來就很可能已經錯過了。從1992年中國年出生人口降到1875萬之后,就一直沒有超過1800萬,尤其是最近十幾年,始終在1500多萬到1600多萬徘徊,只有小波動,沒有嬰兒潮。最高點是2014年的1687萬。
究其原因,很大程度是由于現階段經濟社會整體條件并未能達到了開放二胎的要求導致。例如,北京婦產醫院的建檔床位呈現緊張,預產期在明年5月之前的建檔名額已所剩無幾。生產建檔緊張說明優質醫療資源與生育需求之間還存在較大矛盾,且這還是全國醫療資源最豐富的北京。
而這僅是經濟社會現狀和物質基礎與開放二胎后供需矛盾的冰山一角。事實上,二胎相關的醫療、教育、消費等領域仍有較大缺口。毫無疑問,這將成為“十三五”規劃出臺后重點投入和建設的領域。
因此,全面開放二胎是否能夠帶來生育潮,將取決于經濟社會整體條件現階段能達到了開放二胎的要求。
市場呼喚二胎行業的眾籌投資
如何借政策東風開展投資活動,許多投資人會將目光投向A股市場。但現實情況是,整個相關二胎的醫療、教育、消費方面資源與需求嚴重不匹配,建檔難、入園難、嬰幼兒食品健康等問題嚴峻。要解決問題,必然迎來相關產業高速發展;此外,隨著我國1949年至1970年嬰兒潮于2010年至2030年步入老年,老齡化相關的醫療、健康等投資領域都將迎來爆發。未來相關行業的市場規模絕不是A股市場上有限的上市公司能夠容納的體量。需要更多創新創業企業的加入。那么在此情形下,炒A股題材絕對不是最佳和長期的投資方向。
而且,單從嬰幼兒消費市場來看,中國嬰幼兒的平均消費金額為7727.85元,中國城鎮家庭的嬰幼兒年平均消費金額在2014年約為10883元。據此測算,“單獨二孩”對嬰幼兒市場的促進效應為55.52億元或34.78億元。而“全面二孩”則可對嬰幼兒市場產生千億元的沖擊。A股市場的容量實在是杯水車薪。
同時,眾籌家CEO楊勇表示,二胎生育效果將在4年內集中釋放,而與創業投資上述領域后初創企業的發展速度大致吻合。這是眾籌投資二胎相關產業的最佳時機。
與健康和教育相關的眾籌初具雛形
作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與投資二胎行業的交叉點,健康和教育相關的眾籌已經初具雛形。
目前尚未出現專注于教育眾籌的眾籌投融資平臺,但是截至2015年上半年,共有34家眾籌平臺上線了183個教育類眾籌項目。眾籌項目包括股權型、權益型和公益型三種主要眾籌形式。其中,包括134個產品眾籌項目分別來自眾投天地、鳳凰金融、觀眾籌、大伙投、人人投、京東眾籌、淘寶眾籌等18家眾籌平臺;30個股權眾籌項目分別來自資本匯、天使基金網、合伙中國、麒麟眾籌、銀杏果、來籌網、螞蟻天使、樂耕、聚募眾籌等14家平臺;19個公益型眾籌項目來自追夢網、眾籌網、全民創投等3家平臺。
而專注于醫療與健康相關的垂直眾籌平臺有兩家,為聯投匯、投壺網。同時,還出現了專注于健康生活的垂直股權投資平臺愛就投。與健康與醫療有關的眾籌項目數量也很多,不再一一列舉。
二胎相關行業眾籌投資未來著力點
二胎相關行業的眾籌目前突出表現出以下特點:
第一, 相關行業眾籌項目總體數量相對于未來市場規模來說仍然太少。
第二, 教育與醫療的眾籌項目以泛教育和泛醫療項目居多,針對新生兒童教育與醫療的項目較少。投資精準定位二胎相關產業還是藍海市場。
以醫療健康為例,筆者查看聯投匯、投壺網與愛就投三家專注醫療健康的眾籌平臺,發現項目雖屬于醫療健康范圍,但項目主要服務于成年人,解決成年人醫療和健康痛點。而與產婦、新生兒等醫療健康直接相關的項目少之又少。
同樣的,教育行業的眾籌項目也同樣面臨嚴重缺少精準定位二胎相關產業的問題。
第三, 教育類眾籌項目有一定數量,但仍以權益類眾籌為主,與創投更密切的股權眾籌項目少。而醫療方面,股權眾籌項目集中于先進醫療技術、藥物開發和先進設備研發領域,但與日常生活類的健康保健領域的股權眾籌項目少。
第四, 專注于上述行業的垂直平臺數量非常有限。目前醫療健康領域垂直平臺僅三家,而且尚未出現教育類的垂直平臺。這意味著能夠提供的專業行業的眾籌服務將非常有限。
針對上述三個特征,眾籌投資人可以找到投資的方向和著力點。楊勇認為,從整體上看,目前相比餐飲、智能硬件、TMT行業,教育與醫療眾籌仍然是一片藍海。同時,即將迸發的二胎市場,針對生育、新生兒、嬰幼兒的醫療、教育行業股權眾籌項目基本處于空白期,現在投資人進軍正逢其時。
在具體投資策略的選擇上,對投資人知識背景、從業經驗等有較高要求的例如基因技術、干細胞治療等涉及醫療技術、藥物開發和高端醫療設備等項目的股權眾籌項目,有投資較高門檻。同時這類產品研究和開發周期也較長,產品迭代周期也較長。而那些與孕產婦、新生兒童日常教育培訓、保健、快銷等領域更適合普通投資人投資。投資人可以選擇垂直眾籌平臺的項目進行投資,將得到更加專業的行業投資服務。但是未來必須出現更多的垂直眾籌平臺來服務開放二胎后的巨大市場。
央行金融研究所所長姚余棟曾提出一個重要觀點,中國經濟未來需要在整體上控制杠桿率水平的上升,控制宏觀杠桿率水平的兩種途徑是一是多生孩子,另一個則是股權眾籌。現在中國站在開放二胎及計劃生育與眾籌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交叉路口,而結合點正是與上述相關行業的眾籌投資,在“十三五”規劃出臺后必然有清晰政策思路可以參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