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提交加入歐洲復興開發銀行(EBRD)申請的消息得到確認。這不僅是對之前歐洲國家帶頭加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回饋”,也預示著亞投行和歐版“亞投行”合作關系的即將建立,更意味著中國“一帶一路”構想與歐洲投資計劃的共建夢想將在資金、項目逐一落實的基礎上漸行漸近。
近日,中國提交加入歐洲復興開發銀行(EBRD)申請的消息得到確認。這不僅是對之前歐洲國家帶頭加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回饋”,也預示著亞投行和歐版“亞投行”合作關系的即將建立,更意味著中國“一帶一路”構想與歐洲投資計劃的共建夢想將在資金、項目逐一落實的基礎上漸行漸近。
通過懸念不大
“我們確認收到中國官方的信函,信函中表達了中方對成為EBRD股東的興趣。而無論是何種形式的申請,最終是否能成為股東,都需要現存的EBRD股東們來商討決定。”10月27日,歐洲復興開發銀行對外公開確認了中國申請加入EBRD消息的真實性。
資料顯示,EBRD成立于1991年,其宗旨是幫助東歐和中歐國家向市場經濟轉化。目前EBRD最大股東是美國,占10%,法、德、意、日、英各占8.5%,東歐國家共占11.9%。
其中,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訪英之行中,英國已經公開宣布:支持中方與歐洲投資銀行開展合作。盡管歐洲投資銀行和EBRD是兩個不同的金融機構,但前者是后者的股東之一。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中英領導人在會談時也確實談到了加強中國與EBRD的關系。相比之下,德國的表態更為明確,總理默克爾10月29日訪華期間稱德國支持中方成為EBRD的成員。
中國國際現代關系研究院歐洲所所長張健表示,EBRD幾大股東中,法德意英利益趨同,德國和英國已經明確表示了對中國加入歐洲投資機構的支持,法國和意大利也不會反對;至于美國和日本,雖然美國在EBRD股權分配中占比居首,但EBRD成立的初衷和之后的項目主題都是服務于歐洲一體化和歐洲經濟,歷史上更是有違背美國戰略意圖的項目出現,可以說美國本身對這個服務歐洲的機構沒有太大的控制欲,所以其不會對中國成為EBRD股東構成阻礙。
最新消息稱,EBRD董事會將在12月就中國加入一事作出決定。
合作一拍即合
其實,這不是中國第一次表達加入EBRD的愿望,但唯有此次得到了直接回復和重要股東的明確支持。
究其原因,張健直言,還是與中國近年不斷擴大的經濟規模和世界影響力息息相關。他指出,中國主導建立亞投行顯示了中國在國際社會以及金融市場的影響力,亞投行主動向西方國家伸出橄欖枝,則顯示了中國開放的心態,在此背景下,具有傳統金融優勢的歐洲國家繼續“閉關鎖國”未免有失風度。不過更重要的是,未來中國作為全球投資大國的優勢愈發明顯,使EBRD看到了未來借助中國資本共同開發的切實需要。就目前的具體合作來說,無非是“一帶一路”構想與歐洲投資計劃的直接對接。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合作研究部主任劉英就表示,中國申請加入EBRD,可以促進中歐雙方加強在金融、產業等方面的優勢互補,因為EBRD主要投資于中東歐國家的私人企業和基礎設施建設,而中東歐地區正處于“一帶一路”沿線,這更有利于中歐雙方投資和建設“一帶一路”。
另外,劉英還補充道,借助EBRD和亞投行的聯合,中歐還可以考慮合作開發第三方市場,即不僅在“一帶一路”沿線建設方面共同投入和開發,而且可以一起合作開發包括非洲和拉美在內的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