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犧牲價格保市場!沙特拒絕通過減產來推高油價】盡管財政負擔深深刺痛了石油王國的經濟,沙特阿拉伯還是決定堅持現有政策,即石油不減產,確保全球市場份額。
盡管財政負擔深深刺痛了石油王國的經濟,沙特阿拉伯還是決定堅持現有政策,即石油不減產,確保全球市場份額。
沙特多位官員告訴金融時報,世界頭號石油輸出國將確保充足的石油供應,滿足客戶需求。這表明沙特無意改變策略.
沙特國家石油公司主席法利赫(Khalid al-Falih)說:“現在唯一要做的就是讓市場來決定供求。盡管經濟經歷陣痛,我們也不會討論是否要削減石油產量。”
去年11月當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做出反對石油減產的決定后,沙特就清楚表明不會通過減產來穩定價格。從那時起,油價從115美元/桶的高位降至目前的50美元/桶。
這對于那些已經投入數千億美元資金,期望石油上漲的全球多家石油公司而言,沙特的姿態令人失望。
“不減產、保份額”政策由沙特石油部長Ali al-Naimi提出,并得到前任國王阿卜杜拉和現任國王薩爾曼的支持,但出于對經濟前景的擔憂,該政策以引發國內不少批評。
利雅得多位官員稱,該政策將會延續1-2年。
過去他們的意見分歧在于,OPEC減產推高油價將有助于高開采成本的頁巖油、深海油氣興盛。OPEC不減產,那么將迫使那些高成本生產商低價出售石油,從而得以間接將其拖垮。
法利赫說,對于高成本石油生廠商,油價100美元/桶才能確保他們的投資沒有風險。如今,沙特提供的免費保單已不存在。
法利赫,預測明年市場會趨于平衡,需求開始不斷消化庫存。其它的官員也預測市場將用1-2年時間清理過剩的供應,價格將向70-80美元/桶的目標前進。
政府收入下降已經讓沙特這個高度依賴石油的經濟體陷入財政困難。為使本財年預算赤字不超過GDP的20%,政府開始動用大規模財政儲備金。官員們也在考慮更為可持續的戰略來削減開支。
暫停基礎設施項目,如利雅得地鐵,政府部門勒緊褲腰帶的做法也對私營經濟部門產生了影響。
高管們無視國內對石油政策的批評,稱沙特的任何減產造成的缺口很快就會有其它生產商來填補。然而官員們也承認,油價暴跌帶來的影響,其程度比預想的要深遠。
法利赫說,我們知道現在處于陣痛期,但陣痛的影響程度超過我們的預期。市場反應已經過度。
但許多石油公司選擇完全放棄投資項目,而不僅僅是推遲建設。這樣以來,一旦市場出現供不應求,價格必然會暴漲。
法利赫說,現在人人都選擇退出市場,項目頻頻被取消。但5-10年后會發生什么?誰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