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改革瞄準注冊制】隨著28家公司再度登陸A股,未來注冊制改革恐怕也不再遙遠。
4個月之后,新股發行再度重啟,此外,管理層對于新股發行規則進行了部分修改。隨著28家公司再度登陸A股,未來注冊制改革恐怕也不再遙遠。
28只“積壓股”率先發行
今年7月初,因市場出現異常波動,已經啟動新股發行程序的28家公司暫緩發行,首發企業的初審會、發審會等會議也隨之暫緩安排。
股市近期明顯反彈,管理層認為,資本市場已進入自我修復、自我調節階段,恢復和保持合理適度的新股供給,有利于增加市場活力,增強市場功能,積極穩定、修復和建設市場,促進市場的持續健康發展。
上周五,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表示,證監會將完善新股發行制度,重啟新股發行。但由于相關規則修訂和技術系統改造工作均需要一定的準備時間。因此,證監會決定先按現行制度恢復前期暫緩發行的28家公司中已經進入繳款程序的10家公司的新股發行。
按照此前公開披露的資料顯示,年內先期發行28家公司包括擬在上交所上市的安記食品、井神股份、思維列控、中新科技、桃李面包、博敏電子、邦寶益智、讀者傳媒、乾景園林、道森股份10家和萬里石、三夫戶外、中科創達、久遠銀海、華自科技、華源包裝、富祥股份、山鼎設計、潤欣科技、中堅科技、凱龍股份、可立克、奇信股份、盛天網絡、通合科技、美尚生態、銀寶山新、高科石化18家公司擬在深交所上市,28家公司募集資金規模總計僅在100億元左右。
因新股暫緩發行至今已超過3個月,在刊登招股意向書前,需要履行會后事項、補充財務信息等法律程序,預計需要兩周左右的準備時間。剩余18家公司將在年底前分批發行。同時,證監會將恢復新股發行審核會議,合理安排審核進度。
對此,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師楊德龍認為,重啟IPO對投資者只有心理上的影響,沒有實質性影響。券商強勢上漲行情會延續,繼續帶領大盤走強。另一方面,IPO的重啟也意味著監管層認為市場好轉,大盤已經恢復上漲態勢。上證綜指在突破3500點壓制后,進一步打開了上漲空間,有望在年底前收復4000點。
發行制度部分調整
除了對28家新股放行外,證監會重點圍繞解決巨額資金打新、簡化發行審核條件、強化中介機構責任、加大投資者合法權益保護等事項,提出了進一步改革完善新股發行制度的政策措施。
針對巨額打新資金對貨幣市場的影響及部分投資者賣老股打新股問題,取消現行的新股申購預先繳款制度,將申購時預先繳款改為確定配售數量后再進行繳款。同時強調新股申購應為投資者自主決策、自擔風險、自負盈虧的行為,證券公司不得接受投資者全權委托進行新股申購。
2015年6月初,25只新股凍結資金峰值5.69萬億元;如果取消,僅需繳納414億元。不過,為了約束投資者獲得配售后不足額繳款,新規定投資者連續12個月累計3次中簽后不繳款,6個月內不能參與打新。
對此,楊德龍認為,本次IPO重啟取消新股申購預先繳款,有利于提高資金利用效率,避免前期新股申購凍結資金對市場利率的沖擊;而且市值配售的方式不變,可提高投資者對二級市場股票的配置比例,均是利好市場。
按照以信息披露為中心的監管理念,突出發行審核重點,調整發行監管方式,嚴格執行《證券法》明確規定的發行條件,將一部分基于審慎監管要求而增加的發行條件調整為信息披露要求。
公開發行2000萬股以下的小盤股發行一律取消詢價環節,由發行人和主承銷商協商定價,直接向網上投資者定價發行,以簡化程序,縮短發行周期,提高發行效率,降低中小企業發行成本。
加強對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的保護,建立攤薄即期回報補償機制,要求首發企業制定切實可行的填補回報措施。公司董事、高管應忠實、勤勉地履行職責,維護公司和全體股東的合法權益,對公司填補回報措施能夠得到切實履行在招股說明書中做出承諾。
強化中介機構監管,落實中介機構責任。建立保薦機構先行賠付制度,要求保薦機構在公開募集及上市文件中作出先行賠付的承諾。完善信息披露抽查制度,進一步提高信息披露質量。出臺會計師事務所從事證券業務監督管理辦法,進一步明確審計機構未勤勉盡責的認定標準,從嚴監管審計機構執業行為。
天弘基金策略分析師尚振寧表示,資本市場改革持續,IPO重啟后市場活躍度有望再度升溫。IPO重啟是資本市場改革的一部分,這次重啟表達了管理層推動金融體制改革的決心。此次IPO重啟將同時進行規則的調整,使得IPO行為更加市場化,并且進一步提升資本市場的活躍度。
當然,證監會此番只是預先透露了新股發行制度的部分改革內容,對于備受關注的注冊制并未直接提及。但市場期待盡快啟動注冊制,對新股發行制度進行徹底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