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銀今日發布研報指出,未來幾年中國和日本將扮演地區經濟資助國的重要角色。
受將重啟IPO消息影響,滬深兩市今日小幅低開,開盤后滬指強勢拉升站上3600點。午后兩市高位震蕩。量能方面,兩市今日成交額超過1.3萬億。截至收盤,滬指報3646.88點漲1.58%,成交6361.84億元;深成指報12453.24點漲1.47%,成交7320.33億元。板塊方面,銀行、電子信息等板塊漲幅靠前。
瑞銀今日發布研報指出,未來幾年中國和日本將扮演地區經濟資助國的重要角色,估算2016-18年中國在一帶一路地區的對外直接投資將超過2,000億美元,2014-18年中國在該地區的年投資增長率有望從過去的15%加快至30%,對外投資帶來的紅利不僅局限于中國鐵路,在房地產、技術和金融行業迅猛增加,那些擁有大量對外直接投資項目值得長期看好,分別是中國鐵建、招商局國際、中國銀行、阿里巴巴、復星國際和錦江股份。
短短2個月,瑞銀已經三度聚焦一帶一路概念,9月底瑞銀曾指出,中國的一帶一路戰略旨在將其基礎設施向海外市場擴張,日本也不甘落后,宣布將投入1100億美元用于地區建設,未來幾年中國和日本可能在地區經濟援助中扮演更重要角色,有望成為資助經濟學的領軍者,東盟經濟體將長期受益,經濟增長將獲得支撐,一帶一路概念將是未來幾年重點投資主題。
10月中旬,瑞銀重提一帶一路與資助經濟學,該行認為,未來幾年中國和日本將扮演地區經濟資助者的重要角色。近期關于在泰國、老撾和印尼興建鐵路的消息頻頻傳出,但瑞銀認為中國的港口運營商有大把機會通過投資一帶一路戰略覆蓋的國家,比如斯里蘭卡和土耳其等,憑借貿易增長帶來的優勢來實現海外擴張。海運和陸運對于刺激貿易而言都很重要,港口與鐵路運營商都將因此受益。
個股方面,瑞銀最看好招商局國際,因其享有上海和深圳西部的戰略敞口,深圳西部港區整合得到證實、可能的海外并購是該股的主要潛在催化劑。此外,青島港,秦港股份,中石化冠德也均獲得買入評級。
今日瑞銀聚焦了除鐵路,港口運營外的另類一帶一路概念股。
2015年中國在“一帶一路”國家的對外直接投資強勁增長,對“一帶一路”國家的對外直接投資在總對外直接投資中的比重也有所增加。根據商務部的數據,2015年前8個月,中國在“一帶一路”地區的投資同比增長48.2%,快于2008-14年15%的年復合增長率。瑞銀認為,這清楚表明中國政府利用本國雄厚的資本實力、豐富的工程經驗和具有競爭力的設備來擴展海外市場的決心。
該行預計2016-18年中國向一帶一路戰略覆蓋地區的直接投資合計將超過2000億美元,這意味著一帶一路戰略下對外直接投資年復合增速將從2009-14年的15%提升至2015-18年的30%。
中國向一帶一路戰略覆蓋地區內外的年直接投資額
瑞銀分析了2005-15年中國1,568個對外直接投資項目,發現一個趨勢正在形成,那就是2013年能源、交通運輸和金屬及采礦項目占總對外直接投資的72%,但2015年上半年僅占50%。高鐵是中國滲透入更多海外市場的一個標志性產品,但中國的投資也在如酒店、寫字樓和旅游度假地等的房地產、如電信網絡、電子商務和半導體等技術和金融行業迅猛增加。
瑞銀采訪資助接受國后發現,首先,泰國、馬來西亞和印尼與中國的政治關系良好,但中國在印度和菲律賓的投資卻因為領土爭端而受到影響;其次,中國的旅游業被各國及地區普遍視為當地經濟的一個增長動力,作用甚至強于基礎設施。第三,對多數國家來說,擁有技術并與中國商戶建立聯系是有利條件。
瑞銀認為,中國對外投資的戰略意圖不再僅僅要為本國制造的產品尋求新的銷售渠道,而且要為當地創造就業崗位、利用當地技術并滿足當地消費者的需求。
2014年以來,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開始涉足海外房地產、技術和金融服務行業。在這些行業的許多投資是由非國有企業進行的,其目的是獲得先進技術、尋求在海外市場的增長、創造集團協同效應、延伸至上下游供應鏈。中國在這些行業的投資對中國企業和當地經濟來說將產生雙贏效果,預計今后三年中國在這些非傳統領域的海外擴張將持續加碼。
具體標的方面,許多中國企業已在“一帶一路”國家留下堅實印跡,那些擁有大量對外直接投資項目且獲得瑞銀買入評級的企業值得長期看好,分別是中國鐵建、招商局國際、中國銀行、阿里巴巴、復星國際和錦江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