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監會在11 月6 日宣布將在完善新股發行制度后,年內重啟新股發行。多家機構對此解讀認為,此舉說明A股已恢復融資能力。IPO重啟可提振券商行業收入,直接利好上市券商。
此次IPO 重啟的亮點有兩個:一是將取消新股申購預繳款制度,改為定配售數量后再繳款;取消新股申購預繳款制將極大程度減少資金波動造成的股市波動,利好股市。二是2000 萬股以下的新股發行無老股轉讓的情況下取消詢價環節直接定價,也將直接導致小盤股新股套利空間消失。因此配合取消新股申購預繳款制度,重啟IPO 后新股上市不會造成大幅度資金面利空,預計影響會較為溫和。
此外,目前A 股24 家上市券商中23 家已公布10 月份財務數據,23 家券商營業收入之和210.22 億人民幣,環比9 月份的145.47 億也增長44.5%,顯示營收規模擴大的情況下,盈利彈性明顯上升。A+H 股券商中中信、海通、廣發和華泰凈利潤分別達到12.98 億、11.2 億、6.08 億和4.52 億,環比分別提升95.1%、33.0%、98.1%和50.8%,環比增加顯著。日前市場氛圍有一定好轉,成交量回升,IPO 重啟后則應會為券商貢獻盈利,券商四季度盈利水平會超越三季度的可能性大增。
國海證券認為,券商板塊經過超30%的上漲后,大券商PB回到2倍,估值水平從低估到相對合理。但新股發行對券商業績的提振將相繼兌現,板塊反彈仍有空間。中長期看,資本市場改革和開放將打開券商行業成長空間。新股發行改革將為股市注入源源不斷的活水,降低估值水平,提升活躍度;而開放將促進資金的跨境交易,為各方投資者提供新的產品和機會,無疑將擴充券商業務。中小券商中,推薦投行收入占比最高且估值較低的西南證券(600369)。大券商中,我們推薦三季度自營盤加倉幅度較大且經紀業務市占率第一的華泰證券(601688),以及具有外匯業務先發優勢且賬戶系統行業領先的國泰君安(601211).
交銀國際則認為,由于歷來IPO 都會對資金面造成負面影響,但預計取消新股申購預交款制度將抵消這種影響,A 股券商上周連續三天上漲,可能估值會有一定壓力。IPO重啟對券商盈利勢必有正面影響,大型券商有項目儲備優勢,港股券商相對估值較低,推薦大型券商股:中信證券(HK:6030,買入)和海通證券(HK:6837,買入),銀河證券受到證監會1 個月不能新開證券帳戶處罰,暫時可以規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