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有關IPO重啟的消息在證監會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被宣布。新聞發言人鄧舸稱,恢復暫緩發行的28家公司的IPO,并將進一步改革完善新股發行的政策改革。目前,已經履行繳款程序的10家公司將先行啟動,剩余18家也將在年內重啟發行。
對于IPO改革的方向,主要包括取消現行的新股申購預先繳款制度,改為定配售數量后再進行繳款。對此,國內知名財富管理機構嘉豐瑞德的研究總監William指出,此改革有助于減少市場出現大面積凍結新股申購資金后,造成市場資金面緊張,加劇股市波動的情形。此外,小盤股取消詢價環節,直接上網定價;另外也包括證監會將修訂IPO辦法,督促交易所、券商和登記公司技術改造。此次改革,發審會也將重啟,此舉亦包含了對IPO進程的整體調控。
此次新股發行的改革,最受關注的莫過于將預先繳款制度轉為定配售數量后再繳款的計劃。對此,證監會表示,現行的“資金凍結”制度曾經有過在今年6月凍結達5.69萬億巨資的記錄,而取消預先繳款,則僅需繳納414億元。嘉豐瑞德的William指出,這意味著IPO對股市資金面的短期影響可能在未來會小很多。
另外,對于此前IPO的暫停,一些打新的基金受到了較大的影響,甚至遭遇了大規模的凈贖回。不少的打新基金,甚至規模減半。而目前IPO的恢復,可能會令打新基金重現一些投資機會。但從另一個方面看,嘉豐瑞德的William提醒,盡管可能存在投資機會,但IPO新規的出現,可能會令打新基金的收益率大不如前。
原因是此前新股發行采用的是預先繳款制度,擁有大規模的資金量,打新獲配的幾率也越高,收益也越高。而在新規則取消預先繳款下,資金的利用效率成為關鍵,規模越大反倒會是一個負擔。新規還規定,公開發行股票數量在2000萬股以下無老股轉讓計劃的,應通過直接定價的方式確定發行價格,全部向網上投資者發行,不進行網下詢價和配售,這也意味著這些新股的中簽率會下降。通常,打新基金的收益一部分還由新股持有期的回報所組成,在今年上半年的“牛市”氛圍下,新股往往在發行之后能上漲幾倍,因此,很多打新基金收益頗豐。但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新股的發行漲幅未必會再現半年前的那種兇猛態勢,這對打新基金的收益率也將造成較大影響。原來發行2000萬以下的新股價格實行窗口指導,而新的規則下,一旦放開成為市場化定價,則發行價格還有多少的套利空間,都將是個疑問。過去幾乎是無風險的新股投資,獲配后股價會如何走,也成為了一個值得去考慮的問題。
總體來說,嘉豐瑞德的William認為,對于上半年風光的打新基金,可能高收益要就此終結了,投資者選擇打新基金不宜再抱有過高的收益預期。另外對于尋求長期投資成長的投資者,在投資的方向上不妨考慮一些風險較小的指數基金或者是一些有固定收益的證券投資計劃,如眾星拱月mom證券投資計劃等,相對來說投資風險會小一些。建議如果是家庭理財的話,可多元化的進行資產配置,以分散投資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