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馬會”讓美國政界震驚,軍方高層給南海劃底線讓美國軍界擔憂,拋售美國國債讓美國經濟界頭痛。中國連亮三劍,直逼美國軟肋。
“習馬會”給美國干預臺海上鎖
“習馬會”的消息發布,讓美國政壇震驚,并對此表示“謹慎歡迎”。這當然是外交辭令了,他們沒想到也感到突然。
“習馬會”常被外界解讀為出于國民黨的選舉需要,其實其外溢效應遠不止海峽兩岸關系。“習馬會”是兩岸領導“先生”1949年后的首次會面,具有歷史性的里程碑意義。
這一會,明朗了兩岸關系的未來指向——越走越近,也給美國干預兩岸關系上了鎖,給“臺獨”勢力戴上緊箍咒。
美國干預兩岸關系,一是憑《與臺灣關系法》給臺灣軍售;二是通過與臺灣地區領導人的私下溝通,來影響對大陸政策;三是通過對“臺獨”勢力的暗中支持,來分解臺灣與大陸的向心力。
而“習馬會”,不管期間談什么,有何成果,兩岸領導“先生”能到一起會談,這個舉動本身就具有“扭轉形勢”的力量。
大陸憑借與臺灣的地緣優勢,強大的經濟整合能力,日漸強大的軍事實力,首先讓“臺獨”成為沒有前途的念想,誰敢突破“一個中國”、“九二共識”,誰就無力領導臺灣。
軍事行動是一碼事,經濟操控力更為重要。大陸巨輪稍調航向,所掀起的浪花就可能把一葉扁舟臺灣打得暈頭轉向,臺灣選民濕了身、吃了虧就會用選票選擇誰靠得住,誰能保障生活安全。
其次,大陸意見的分量從此以后將大大超過美國的作祟,成為臺灣前途的杠桿。臺灣地區候選領導人的對大陸政策,將成為選民重要的考量指標。
最后是影響美國對臺軍售,臺灣地區領導人得考慮大陸的心情。你看,“習馬會”這一劍,外溢效應就這么大。即便是民進黨上臺執政,其第一眼也是看大陸,第二眼才看美國。
那么美國又能何為?要替臺灣與大陸打仗?美國絕不。臺灣是美國的棋子,可以牽制大陸,但大陸卻是美國的利益共同體。
報道說,中國已經超過加拿大成為美國第一大貿易伙伴。美國政府為了國內經濟穩定和增長,也一定不會傻乎乎地把中國大陸視為打擊目標,那可是砸自己的飯碗。也因此,美國對兩岸關系的影響力和干預程度,都會快速下降。
軍事警告讓美國心虛
再來看第二劍。美國的“拉森號”驅逐艦通過南海島礁附近海域后,引起中國官方和民間的聲討。美國的“破例”,也讓中國直面。
看看海軍司令吳勝利的談話,就知道中國劃了什么底線。他在與美國海軍作戰部長約翰?理查德森海軍上將的視頻對話中警告:“如果美方繼續進行這種危險的挑釁行動,雙方??找痪€兵力之間極有可能發生嚴重緊迫局面,甚至擦槍走火?!?/p>
中國防長常萬全在吉隆坡會見美國防長卡特時說,南海問題事關中方核心利益,中方堅決反對威脅中國主權和安全利益。
其實,中國不僅在外交上強硬,在實際行動上也讓美國心虛。且不說“卡森號”通過南海島礁附近海域時,海面上由中國多艘軍艦監視,海面下潛艇有多少以后再揭秘。
還有,美國爆出10月24日美國航母“里根號”在日本海游弋時,曾遭到俄羅斯轟炸機的近距離“騷擾”,實際上在海面下也與中國的潛艇“相遇”,只是沒“發生意外”。
軍方最新的動作是本月初舉行海空軍“利劍-2015”實兵演習,殲擊機、殲轟機、轟炸機、預警機、偵察機和武裝直升機成體系參演。而永興島上的解放軍掛彈戰機,其威懾作用不言而喻。
美國軍事專家分析,中國的三種武器就可對付美軍威脅:水雷、潛艇和海面戰艦,都不用出動東風導彈。
也因此,美國致力要在東盟防長擴大會議上把南海問題放大化的陽謀被挫敗,美國防長卡特今天登上在南海的美國航母羅斯福號,也只是“一個姿態”。馬來西亞防長要陪卡特登艦,但他明確表態,“我們既和美國保持接觸,也和中國搞好關系。我們不會疏離中國的”。
中美在南海問題上勢均力敵,保持著平衡。達到平衡,就會管控分歧。
拋售美元令美國經濟困頓
中國的第三劍是拋售美國國債。今年以來,中國一直在減持美元國債,最多的時候兩周減持1000多億美元,美聯儲主席耶倫認為,那是因為人民幣面臨下行壓力。
但是中國拋售美國國債的行動,正在引起全球的拋售潮,中國大陸、俄羅斯、巴西和臺灣拋售美國國債是新興市場經濟放緩可能波及美國經濟的最新跡象,而此前這四個國家和地區是美國國債的最大買家。
盡管美國國內購買美元國債的熱情在增加,但美國國債收益率過去10年一直持續保持在低位。大國的拋售,可能會拉低美國國債的收益率,讓美國國內失去購買欲望,因此美國經濟很可能在低增長軌道上徘徊。
從零售業到制造業,一系列令人失望的指標顯示,隨著海外需求的減弱,美國的消費者們正在收緊錢袋。美國經濟學家認為,未來1年美國經濟陷入衰退的可能性為15%,是2013年以來最高的。
中國拋售美國國債,當然出于自身經濟考慮。但中美經濟已經是你只有我,我中有你,中國的舉動必然牽連美國及全球經濟。
在這種急需抱團取暖的時候,美國在政治、外交和軍事領域如果不夠謹慎,那么有可能在經濟上吃虧,進而降低自己的世界經濟發言權。
也許,奧巴馬政府該很好地思考如何管控中美分歧,而不是擴大分歧,制造更多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