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升人身保險服務水平,切實維護保險消費者合法權益,從2014年8月起,中國保監會組織開展了為期1年的人身保險失效保單專項清理工作,并于今天通報了清理工作情況。
為提升人身保險服務水平,切實維護保險消費者合法權益,從2014年8月起,中國保監會組織開展了為期1年的人身保險失效保單專項清理工作,并于今天通報了清理工作情況。據悉,此次人身保險失效保單清理是首次由監管機構牽頭開展的專項工作,全行業共排查出人身保險失效保單1857.93萬件,現金價值350.83億元,涉及人身保險公司61家,涉及保險消費者1405.15萬人;截至2015年7月底,全行業共清理失效保單1857.05萬件,涉及現金價值350.70億元,保單清理覆蓋率達99.95%。
通報顯示,從清理結果看,全行業有效通知消費者的保單件數為1318.08萬件,涉及現金價值274.75億元,涉及保險消費者983.60萬人。其中,復效保單77.56萬件,現金價值總額62.03億元;退保保單233.08萬件,退保金額共計49.36億元;全行業共為消費者復效和退保保單金額111.39億元。
從各保險公司清理情況看,行業存量保單清理覆蓋率均達99%以上,失效保單有效通知件數前10名公司為中國人壽(601628,買入)、平安人壽、太平洋(601099,買入)人壽、新華人壽、太平人壽、泰康人壽、合眾人壽、友邦人壽、民生人壽、生命人壽,占比92.39%;有效通知保單現金價值總額前10名公司為中國人壽、平安人壽、太平洋人壽、新華人壽、泰康人壽、太平人壽、民生人壽、生命人壽、人保壽險、陽光人壽,共計257.52億元,占比93.72%。從各地區清理情況看,失效保單件數清理覆蓋率100%的地區為河北、山西、內蒙古、江西、山東、湖北、湖南、廣東、廣西、重慶、四川、貴州、西藏、甘肅、青海、寧夏、新疆、深圳、廈門,失效保單有效通知件數前10名地區為山東、廣東、江蘇、河南、湖南、四川、湖北、福建、河北、浙江,共計766.56萬件,占比58.16%。
數據顯示,清理工作使得消費者得到了實惠,覆蓋1404.49萬名消費者,近1000萬名消費者獲得了自身保單權益的有效通知,全行業共為228.63萬名消費者辦理復效和退保,恢復62.03億元保險保障,辦理退保49.36億元;促進行業服務水平提升,各保險公司充分認識到“服務不到位”是人身保險保單失效的重要因素,并通過創新服務模式,為消費者提供免息復效、補充保險保障等增值服務,同時也改變了保險業“買保險易、享服務難”的形象;化解了行業風險隱患,保險公司通過對消費者回訪和確認,針對在銷售過程中因追求保費規模,忽視客戶實際需求及購買力等引發的“銷售誤導”問題,共排查和化解各類風險隱患2萬多起。
保監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失效保單清理過程中還發現一些問題:部分保險公司失效保單管理制度不完善,續期通知服務不到位;有的保險公司銷售人員離職變更頻繁且缺乏有效銜接管理;還有的保險公司對客戶保單的聯系信息記錄缺失、不準確以及未及時變更等。
為此,保監會要求,下一步要加強宣傳,各保監局和各保險公司應從監管和行業層面,持續開展消費者教育宣傳,增加公眾對自身保單權益的關注,重視保單持續交費,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應重視客戶信息管理,進一步加大客戶信息真實性管理,不斷規范承保、日?;卦L、通知等服務行為,提升保單服務效率和水平,各保監局應加大對轄內人身保險失效保單的后續監管,督促保險公司定期清理失效保單,切實維護消費者權益;著手長效機制建設,各保險公司應建立失效保單定期清理工作機制,完善失效保單管理制度和信息系統,對人身保險失效保單進行實時監控和管理,方便消費者查詢保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