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股成兩市明星 好戲或剛上演】最近券商板塊表現突出,不少投資者表示 “看不懂”、“再次踏空券商”,搞得有點措手不及。
如果說IPO重啟的消息讓眾多排隊上市的公司格外高興的話,那對眾多券商來說則意味著大筆的收入,這也使得二級市場上券商股紛紛走強,繼上周券商板塊大漲后,昨日繼續發力。
截至11月10日收盤,興業證券、東興證券漲停,西部證券漲8.5%,太平洋漲6.4%,方正證券漲4.74%,國信證券、廣發證券、國海證券、東方證券均漲超2%。
券商行情有邏輯
最近券商板塊表現突出,不少投資者表示 “看不懂”、“再次踏空券商”,搞得有點措手不及。但大眾證券報和財信網記者早在10月21日和28日在“新券商”專版就建議投資者“潛伏”券商股,因為券商股上漲有內在邏輯。
平安證券和招商證券均發研報表示,“雙降”以后就看好券商股的投資價值。現在全球都出現資產配置荒,大量資金會在市場里尋找相對優質的資產。目前來看,券商板塊兼具基本面和估值雙重優勢。券商板塊今年業績增長在全部30多個細分行業中增速最快,今年以來的漲幅卻排在所有行業的最后一名,存在強烈補漲需求和配置價值。
最新披露的三季度券商的持倉股票也說明券商之間存在交叉持股的現象,均看好同行的業績和前景。一致認為,券商后面的上漲空間還比較大,“券商不是日漸衰敗的行業,合理市盈率應到20倍左右”。
10月份財務數據支撐行情向好
最新公布的24家上市券商10月份財務數據,也為此輪券商大漲做了說明。數據顯示,券商行業在10月份單月凈利潤集體環比大增,其中10月份單月營業收入環比增幅超100%的券商有3家,分別為國信證券、山西證券和太平洋證券;10月份凈利潤環比增幅超過100%的有8家券商,分別為:國信證券、東北證券、國海證券、山西證券、太平洋證券、東方證券、國金證券以及方正證券。
凈利潤環比增幅最靠前的是太平洋證券,10月份太平洋證券實現凈利潤 18292.73萬元,同比增長423.51%,環比增幅達4047.73%。
長江證券研報認為,券商業績環比改善存在較大確定性。10月份指數全線飄紅,日均成交量和兩融數據也有明顯恢復,10月上證綜指上漲7.61%,日均成交量8836億元,與9月相比同比增長52.5%;10月兩融平均規模9869.62億元,相較于9月增長3.61%。券商10月自營、經紀、兩融均明顯增長。10月份券商凈利集體環比大增,多家券商研報預計,4季度券商業績將環比大幅增長。
投資者仍可關注券商板塊
對于券商股票后面的走勢,券商分析認為,IPO重啟提振券商行業收入,直接利好上市券商。同時,目前券商股股價尚未完全反映IPO重啟預期。另外,目前看券商業績三季度見底,四季度業績大概率觸底回升,全年業績同比增速將超過100%。此輪券商行情,后續可能體現慢牛特征。從中長線看,投資者仍可關注券商板塊。
東吳證券在研報中表示最壞的時候已經過去,預計四季度起業績逐步回升:目前政策面的負面影響逐步消化,隨著市場回暖活躍度提升,10月份業績已經明顯回升。券商最壞的時候已經過去,靜待市場信心重新建立、IPO恢復、行業繼續創新發展帶來的全面復蘇,預期四季度起業績逐步回升,全年業績增速保持200%以上。
國泰君安表示,10月以來,降準降息提升貨幣持續寬松預期,投資者風險偏好亦有回升,券商交易量和兩融規模均復蘇,短期已過業績低點。展望四季度,一方面,隨著市場情緒和資金面的企穩,交易量和兩融規模逐步企穩;另一方面,由于救市的原因,券商自營規模提升,市場穩定也有助于自營收入邊際改善。綜合來看,券商業績低點已過。
申萬宏源非銀金融分析師胡翔認為,因為三季度股市大幅下跌,券商三季度業績曲線被砸出 “一個大坑”,四季度向上幾無問題,最核心的影響因素是自營業務。
海通證券也表示,隨著配資清理大限已過,利空基本出盡,去杠桿對券商帶來的負面效應正逐步消化。同時,目前金融創新幾乎停滯,市場進入平穩期,若后續金融創新重啟,將有望對券商形成長期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