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美國就業數據公布后,美國加息預期大幅升溫,這在港股方面造成了一些沖擊,并有專家預計港股或在23000點震蕩,并指出如果本周公布上月人民幣貸款、物價、工業生產等的數據,而且比較企穩,那么后期將可能使得港股走強。為此,很多國內投資者現在也開始關注起港股來,不過港股也是股市,風險仍需注意。
香港的股市同樣因為多年的運作,其市場化程度已然較高。雖然采用的是T+0交易,并且不設漲跌停板,但是由于長期市場化,其股價反而都較穩定,也正因如此,不少大陸的公司都選擇去香港上市。港股通的開立從理論上會從某種程度上大大增加港股的活躍度,但是目前的情況是A股被過度炒作,港股通的成分股在經歷短暫的沖高后幾乎沒有太大的變化。
但是港股通只是一個開始,不少業界人士認為,在國內的A股、創業板、三板、新股都經歷了幾輪炒作疲憊不堪后,投資者的重心會自然地過渡到現在既有更為方便的通道,也更加市場化、風險可控的港股。不過,據國內知名第三方理財機構嘉豐瑞德的資深理財師William表示,港股通的股票基本都是港股中較為穩健的藍籌,這也是游資缺乏炒作熱情的主要原因,而炒作普通的港股,還是需要通過專業的香港證券公司開立。風險同樣要注意。
另外,相對于內地來說,香港的保險市場發展也較為成熟,保險業的運營歷史超過100年,所以其管理更偏向“嚴進寬出”,即在投保前,保險公司會對投保人進行較嚴格的調查,但是在賠付時會比大陸保險更方便,并不會過多要求投保人提供多種證明文件等;香港的保險全球化程度更高,資金的流通業更為自由,相比起大陸償付比較有保障;香港保險的賠付范圍更加廣,比如重大疾病保險一般可保50種以上疾病,包括早期的癌癥,當然,費率會略高一些。但相比國內同檔次的保險,投保費率還是要低不少,所以香港保險也可以成為一種投資,在近年來也深受高凈值人群的喜愛。
嘉豐瑞德的資深理財師William表示,保險的功用有點類似于儲蓄,除了部分分紅險能增值,多數只具備基本保障功能,所以保險貴在“有”,而不貴在“多”。另外,目前絕大多數的香港保險都還是需要通過港幣來投保,從長期看,對大陸投資者會略有一些匯率上的波動風險,投資者在購買時需要注意此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