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不減產的沙特,財政卻率先扛不住了。迫于財政壓力,沙特首次決定在國際市場發債融資,五年內可能將債務比由不足7%升至50%。有媒體援引沙特官員的講話稱,可能明年1月開始敲定發債,雖然銀行還沒有收到委任,但一些貸款機構倒是發出了指導國際市場發債的方案。
堅持不減產的沙特,財政卻率先扛不住了。迫于財政壓力,沙特首次決定在國際市場發債融資,五年內可能將債務比由不足7%升至50%。有媒體援引沙特官員的講話稱,可能明年1月開始敲定發債,雖然銀行還沒有收到委任,但一些貸款機構倒是發出了指導國際市場發債的方案。
手頭緊的沙特早在今年夏季就發行了國內債券。沙特官員稱,未來12-18個月,政府還會在國內發債,但發債融資需要多元化,向全球擴張,給國內私人部門貸款留下可用的流動性。根據央行數據,截至今年8月的一年內,沙特的銀行貸款擴張了9%,高于客戶存款8.3%的增速。今年以來,政府已經通過債券發行從地方銀行和機構那里借款至少150億美元。
中國社科院西亞非洲研究所副研究員姜英梅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沙特向國際市場發債融資主要由于國內財政開支過大,同時今年以來油價一直低位徘徊,在此雙重壓力之下不得已而為之。”
低油價引發的原油收入持續萎縮,沙特執政者卻寧愿忍受巨大的預算赤字,也不愿冒險縮減社會福利,油氣收入大約占到沙特財政收入的80%,即便入不敷出,沙特人民依然不愿過緊日子,政府發放的社會福利也沒有銳減。沙特去年底公布的2015年財政預算赤字高達386億美元,為沙特史上最高赤字,也是2009年以來首次預算赤字。截至今年9月的過去12個月內,沙特的外儲由7370億美元的高位降至6470億美元的三年來低谷。
為保住自身市場份額,不惜以低價打壓競爭對手的沙特也在“自食其果”。去年下半年以來油價暴跌50%以上,而OPEC立場堅定,油價至今仍徘徊在每桶50美元下方的近六年低位。“除非跌破40美元關口,否則沙特不會輕易減產,在整個海灣產油國中,沙特的原油生產成本最低,沙特未來提高發債規模的可能性將遠遠高于減產。”姜英梅對此分析道。
沙特的公共債務是全球最低之一,2014年債務額只占GDP的12%,但沙特官員透露,未來可能將債務與GDP之比五年內提高到50%,預計今年占比6.7%,明年為17.3%;發債、補貼改革、稅收和私有化所得將用于減少政府收入對石油等碳氫化合物的依賴。
沙特政府被迫采取多項針對政府部門的減支措施,如削減部門預算、從嚴管理財務收支、要求所有價值超過1億沙特里亞爾的項目均需重新審批,還中止了往年四季度增加的可自由支配開支。沙特高官否認本國有舉債和外儲的問題,稱正在制定創收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