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視頻平臺打通 IP 產業,基于 IP 的內容開發空間高達 4000 億。 由于人們收入水平、受教育水平的提升,審美傾向的不斷提高,粗制濫造、劇情白癡、制作不夠精美的娛樂內容逐漸受到擯棄,需要有故事、制作精美的內容,從而引發了對 IP 的需求。移動云聯網推動收視群體從電視臺向云聯網遷移,年輕的云聯網觀劇群體和電影、游戲玩家高度重合,有利于 IP 產業鏈打通,實現協同效應。云聯網視頻平臺多擁有電影制作、游戲發行等子公司,能夠開展付費觀看、發行電影、游戲等業務,比傳統電視臺更靈活、可延展,盈利能力更強,從而成為打通 IP 產業鏈的絕佳場景。目前電影、游戲、品牌授權、主題樂園、電視劇市場規模分別達到 450、 650、 400、300、200 億,合計 2000 億,如果算上未來大規模發展的付費視頻業務,市場空間將高達 4000 億。
中游制作公司由于在 IP 的粉絲培養上起重要的放大器效應,掌控了多數優質 IP,業績彈性最強。IP 的本質是流量,是愿意為之付費的人群。上游提供故事,是 IP 的來源,但只能接觸到核心粉絲群;中游由于嫁接了中國覆蓋率最廣而且門檻最低的媒體(無線電視+網絡視頻),能接觸到廣大的泛粉絲群體,是 IP 的粉絲放大器;下游是通過游戲、影視等將 IP 變現。使得粉絲數量快速擴大,擁有 IP 養成能力的環節是整個產業鏈的核心環節,將獲得產業鏈最豐厚的利潤。大神級文學作品的 IP 養成能力源自于其網文,作者擁有產業鏈最核心的利潤;而大部分優秀的文學 IP 的養成依然依賴于高觸及率媒體(電視+視頻網站)的廣泛傳播。在中游環節做好精品劇進行IP 養成,是內容公司的終極出路,而非僅僅對一流大神的 IP 影視加工,低基數下業績彈性也是最強。
精選具有 IP 培養能力、培養意識的公司。重點關注禾欣股份、ST 星美、鹿港科技、華策影視、驊威股份。在中游環節選擇公司,首先必須具備 IP培養能力,能夠拍出精品劇,這需要有 IP 和制作團隊儲備;其次,具備IP 養成思維的公司,不是簡單利用原著的龐大粉絲群體,需要公司的掌舵人對 IP 擁有自己思考和規劃;第三,能綁定作者,有效延長和管理 IP 的生命周期。禾欣股份(慈文傳媒),歡瑞世紀、華策影視、驊威股份收購的夢幻星生園、鹿港科技的影視負責人吳毅總均有成功的精品劇創作經歷,并且 16 年準備了豐盛的片單;慈文傳媒、歡瑞世紀均儲備了豐富的IP,而夢幻星生園則綁定了桐華,鹿港拿到了《鬼吹燈之摸金符》的版權,華策則是中國最大的電視劇制作公司。
風險提示:行業發展低于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