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美元計價,10月份出口增速-6.9%,低于市場預期的-3.2%和我們預期的-6%。進口增速-18.8%,低于市場預期的-15.2%和我們預期的-15.5%。10月貿易順差616億美元,預期順差620億美元,前值順差603.4億美元。
出口增速降幅擴大,外部需求仍然疲軟。我國對主要發達地區的出口在10月份均出現明顯下滑。對美國的出口增速下降幅度超過7個點,回到負增長;對日本和歐盟出口增速也分別下滑3.1和2.7個點。前期亮眼的對東盟的出口本月也出現大幅惡化,增速降幅近17個點,同比大跌10.9%。從主要出口地區的制造業PMI來看,除了香港觸底反彈以外,美國、歐洲和日本均無明顯改善,顯示出外部環境仍然較為低迷,成熟經濟體的復蘇基礎并不牢固。我們在上月的點評中提到,9月份出口跌幅收窄可能是受到海外重要節日訂單的拉動,持續性并不強,。而隨著其影響的減弱,四季度出口料將維持低增速。
進口增速跌幅收窄,內需和商品價格維持低迷。國內需求疲軟的背景下,近期大宗商品價格底部徘徊、環比企穩支撐了進口金額。從累計數據看,今年前10個月我國原油、糧食、成品油、初形塑料等大宗商品進口量同比正增長,而進口價格均出現不同程度下跌,造成進口金額萎縮。雖然大宗商品價格環比有所企穩,但同比下跌幅度仍較大,對進口數據持續拖累,工業通縮態勢仍然較為嚴峻。
10月份出口惡化而進口小幅企穩跌幅收窄,衰退性貿易順差進一步擴大。從出口先導指標和海外各主要經濟體的PMI來看,外部需求總體仍在低位徘徊,短期難以出現明顯改善。10月官方PMI新出口訂單環比下滑,而出口先導指數也較9月明顯下滑,四季度出口壓力很大。預計后期貨幣政策繼續寬松,降準降息會繼續。財政政策仍將持續加碼公共支出力度,加快盤活財政存量資金,進一步降稅清費為企業減壓,推動PPP模式引導民間投資。政策性銀行也將繼續發揮“第二財政”作用,利用特殊的體制優勢為重大投資項目實施出力。投資對于穩增長仍非常重要,預計地下管廊、水利環保、鐵路軌交、新能源(充電樁、能源互聯網)、京津冀、東北、新疆和西藏等有望成為保增長的重要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