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多年來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股市整體表現不佳,投資者紛紛撤出了此類基金。
專門投資于金磚四國(BRIC)的基金前途黯淡,由于多年來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股市整體表現不佳,許多投資者紛紛撤出了此類基金。
所管理的資產急劇萎縮,迫使基金經理關閉了BRIC基金,或者徹底反思對BRIC所代表的四大新興經濟體的投資策略。其中就包括高盛,而“BRIC”一詞正是時任高盛首席經濟學家奧尼爾(Jim ONeill)在2001年所提出。
BRIC基金的喪鐘可能已經敲響。高盛的資產管理部門已經把BRIC基金轉換成范圍更廣的新興市場產品,并告之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它預計BRIC基金的資產不會“大幅增長”。
據湯森路透旗下基金分析公司理柏(Lipper),這個成立九年的基金資產已降至2億歐元(2.15億美元)以下,而在2010年興盛時期則高達12億歐元左右。
奧尼爾提出的“金磚四國”概念,在新興市場基金下面催生出了規模龐大的金磚國家基金。而金磚四國加上南非,更是設立了一家開發銀行。但理柏數據顯示,BRIC基金的總體凈資產已從2010年底時的224億歐元降至區區50億歐元。
基金規模下滑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受大型低效國企拖累,中國、俄羅斯和巴西股市表現遠遜于印尼、菲律賓等較小的新興國家。
巴西和俄羅斯的經濟增長和改革已暫停,而中國的金融穩定性也不乏質疑之聲。印度股市今年和去年都表現不俗,但就在一段時間的低迷表現后,政府稅收和就業改革計劃即止步于國會。
“2001年時,提出金磚國家的概念可能合乎情理,但他們近幾年的表現卻截然不同,”基金研究機構晨星分析師Lena Tsymbaluk表示。她并補充稱,最近幾年客戶對金磚國家基金評級的需求下降。
2009年末時,若在MSCI明晟金磚國家股指投資1美元,那么到現在就會虧損0.3美元,而追蹤MSCI明晟整體新興市場股指的投資者只虧損0.15美元。相比之下,投資全球股市的投資者同期將獲利0.45美元。
全球股市表現對比圖表
波士頓EPFR Global追蹤的金磚國家基金自2011年以來每年都呈現資金凈流出。EPFR Global稱,今年這類基金資金流出規模為14億美元,去年流出20億美元。
理柏數據顯示,目前還有92家BRIC基金保持活躍,比2013年減少了8家。
策略轉變
批評人士長期以來一直指責BRIC概念是機會主義噱頭,是為了挑起投資者胃口的營銷手段。他們指出,僅針對金磚四國進行投資的策略注定是個失敗,特別是當新興市場總是表現糟糕的時候。
這種投資方式不僅無法將新興市場的最佳一面帶給投資者,而且它的負面效果在近些年則得到了印證?!癇RIC基金的表現一直遜于大盤,并且波動率更高--這個資產類別的風險其實已變得比新興市場的風險更高,因為它的投資更為集中。”Tsymbaluk說道。
她指出,MSCI的BRIC指數包含了300家公司,相比之下新興市場基準指數則囊括了800家公司。而且,BRIC指數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國有公司和大宗商品生產商。
事實上,BRIC指數的波動率比更廣泛的新興股市指數還要高。波動性高意味著風險也更大,因為股價會在短時間內更加劇烈的漲跌。
BRIC指數波動率(橙色)與新興股市指數波動率(藍色)
Mandarin Capital的投資總監Nitin Dialdas表示,投資者越來越清醒了。“投資環境在最近幾年變得更加艱難,因此這類趕時髦的投資手法也隨著時間推移變得越來越不受青睞。”
即便那些管理金磚國家基金的經理人都持審慎態度。管理安聯金磚四國明星基金的Kunal Ghosh說,未來若應客戶需求,他不排除將其基金與涵蓋范圍較廣的一支新興市場基金合并。
過去兩年,其基金利用授權所容許的余裕,僅將資產的三分之二投入金磚四國資產,剩下都投資于其他新興市場。
“若教條式地堅持BRIC,把100%資產都投到金磚四國,報酬率將很糟糕?!盙hosh說,但他認為除非金磚四國形勢好轉,否則新興市場整體也難有太好表現。
根據理柏數據,他的基金近年績效優于多數同類基金以及基準指數表現,其凈資產規模目前有2.76億歐元,遠低于2010年時的逾10億歐元。
“高盛的基金關閉不意味金磚四國就玩完了;那顯示的意義是,投資金磚四國的老路失效?!盙hosh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