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的彩電網上王者之爭,每年都很激烈。今年,不僅是海信、樂視、創維酷開等彩電品牌廠的PK,還是天貓、京東、蘇寧易購和國美在線之間電商平臺的肉博。
雙十一的彩電網上王者之爭,每年都很激烈。今年,不僅是海信、樂視、創維酷開等彩電品牌廠的PK,還是天貓、京東、蘇寧易購和國美在線之間電商平臺的肉博。
肉博少不了價格競爭,但用戶的口味已經變化,除了低價,他們還呼喚更好的體驗。
11月11日早上9點,海信電視率先發布其雙十一第一份戰報——海信官方旗艦店單店60秒銷售破千萬,60分鐘銷售過1億元,6小時突破去年全天銷售額。
海信電商負責人周勝輝表示,節前備戰10萬臺電視沖擊雙十一,部分熱門商品已經售罄,火爆程度超過預期。當一些同行血拼價格時,海信立足高端市場,將雙十一的主力產品定為曲面、4K、大平板,兩個“爆款”都是55英寸電視,其中一款是曲面超高清電視,另一款是4K智能電視。
向來擅長造勢的樂視,隨后也頻繁發布了戰績。11日上午接近10點,宣布其超級電視在“雙十一”凌晨的第一個小時內銷量突破65000臺、銷售額突破1.5億元。中午又宣布,樂視雙十一半天超級電視銷量29萬臺,銷售額7.2億元,在天貓、京東均奪得電視品類銷售額、銷量的“雙第一”。
晚上,樂視再次公布,截止雙十一的18點,超級電視全平臺銷量33.2萬臺,銷售額8.4億元:其中,天貓平臺銷量12.9萬臺,銷售額3.2億元;京東平臺銷量11.6萬臺,銷售額2.5億元;樂視商城銷量8.7萬臺,銷售額2.7億元。
一直與海信“爭鋒”的國內另一彩電巨頭創維,選擇在11月11日與中國足協中國隊簽約,成為官方贊助商,為雙十一大促再添一把火。
創維旗下互聯網子品牌酷開,今年雙十一也戰績不俗。酷開市場營銷總監俞發興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11月11日截止14點,酷開電視全網銷量7萬臺,銷售額1.8億元。而這還沒算創維品牌電視的量。
而有垂直產業鏈優勢的TCL,今年雙十一推出“挑T節”的活動,承諾凡在天貓、京東、蘇寧的TCL自營店購買產品的消費者,可享受七天內無理由退貨,并免運費。今年嶄露頭角的微鯨電視也想“搶頭彩”,11月10日晚上23點后,宣稱自己的55英寸4K互聯網電視在雙十一的預售中奪冠,電視單品預售金額8300萬元;預售臺數超過23000臺。
不過,從目前各家公布的情況看,樂視、海信、創維酷開在彩電網上市場的“三國殺”局面似乎已經隱現。
其實,天貓、京東、蘇寧易購、國美在線幾大電商平臺之間的競爭也十分激烈。為了在隨時的比價中,拉住消費者,價格波動比較明顯,尤其在11月11日零點前后。這給用戶帶來了不好的購物體驗。
L小姐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抱怨說,她11月11日凌晨在某電商平臺上選購了一臺49英寸的海信平板電視,價格2000元出頭,但她付款時,價格貴了150元,她當時想算了;但付完錢后發現,價格又比原來降了300元。她說,“短時間內,價格變了三次,讓人很氣”。
J小姐也碰到這樣的情況,她雙十一凌晨也在那個電商平臺,買了一臺49英寸的酷開電視,2700元;還有一臺40英寸的樂視電視,約1700元,“明明寫的是1599元,付錢時卻是1699元”。
看來,用戶在求低價的同時,渴望更好的購物體驗。今年眼看天貓、京東兩大平臺PK,蘇寧易購大打服務牌,承諾電視送裝一體,還送平板電視的支架。
奧維云網的監測數據顯示,目前網上約占國內電視銷售市場25%的份額。奧維云網的助理總裁張彥斌認為,“電商發展遇到瓶頸,高增長不再,增速已放緩;產品結構持續升級,價值戰取代價格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