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中間價連續八日下調 央行正兌現811匯改承諾】 截至周四(11月12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已連續8日下調,創下2008年8月12日以來最長連跌記錄。分析師指出,結合本月在岸人民幣下滑的市場走勢可以看出,中國央行正在兌現8月匯改時的承諾,并未在中間價環節上為人民幣提供支撐,同時也在面臨IMF評估SDR籃子構成的背景下傳遞出了對匯率市場化的信心。
截至周四(11月12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已連續8日下調,創下2008年8月12日以來最長連跌記錄。分析師指出,結合本月在岸人民幣下滑的市場走勢可以看出,中國央行正在兌現8月匯改時的承諾,并未在中間價環節上為人民幣提供支撐,同時也在面臨IMF評估SDR籃子構成的背景下傳遞出了對匯率市場化的信心。
中國央行(PBOC)于8月11日意外實施匯改新政,宣布進一步完善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報價機制,要求做市商在每日銀行間外匯市場開盤前,參考上日銀行間外匯市場收盤匯率,綜合考慮外匯供求情況以及國際主要貨幣匯率變化向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提供中間價報價。
人民幣當日創出1994年匯率并軌以來最大單日跌幅,在全球范圍內掀起一股強勁的“人民幣風暴”。
據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數據,周四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調降14個基點或0.02%,報6.3628元,為9月29日以來最弱水準。上個交易日中間價調降12個基點或0.02%,報6.3614元。
如下圖所示,通過對8月17日以來每個交易日的中間價與前一日在岸人民幣收盤價價差進行比較,以5天的時間窗算出標準差,可看出自“811匯改”以來,中間價與前一天收盤價價差的波動性呈現出逐漸縮小的趨勢。
截至11月11日,在岸人民幣兌美元本月累計下跌0.78%,同期離岸跌幅更大,下挫1.09%。周三在岸人民幣兌美元收盤價為6.3665元,跌0.07%。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理事會定于本月就儲備貨幣籃子做出決定,并就將人民幣納入其儲備貨幣籃子向中國做出正面暗示。分析人士認為,人民幣應會順利加入特別提款權(SDR).
DailyFX外匯策略師DavidSong說道:“中國政府在為人民幣納入IMF的SDR籃子做穩定工作,中國央行可能允許市場力量在匯率波動上發揮更大的作用,逐步摒棄之前的舊匯率體系。”
進入本月以來,離岸和在岸人民幣價差有擴大跡象,11月11日穩定在300基點左右。盡管如此,“央媽”的“干預之手”似乎在漸漸淡出。
南洋商業銀行資金業務部交易員周航11月9日表示,盡管仍有出現中資大行集中拋售美元的情況,但不是特別明顯。
Song認為,中國央行的長期目標仍是讓人民幣成為自由浮動的貨幣。他說道:“8月匯改和央行之后的舉措的確打擊了市場的信心,短期來看,中國央行所做的都是在重塑市場信心,長期而言,會在全球面前展現其為維護匯率長期穩定的態度和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