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體上看,今年商住公寓市場已形成“量價齊升”態勢。
位于通州的某商住公寓項目于上周末開盤,單日認購額12億元,引起業內熱議。值得注意的是,通州區商住公寓成交火熱的背后,是北京商住公寓市場的再次走熱。亞豪機構數據顯示,2015年1-10月,北京商住公寓的成交總金額為290.17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大漲94%,幾近翻倍;成交量和成交均價同比均出現明顯上漲。整體上看,今年商住公寓市場已形成“量價齊升”態勢。
商住市場抬頭
通州一個商住公寓項目開盤熱銷12億元,這一景象正是北京商住公寓市場強勢表現的縮影。業內人士認為,今年北京商住公寓市場表現搶眼,“量價齊升”的態勢已然形成。
今年,商住公寓的市場熱度遠遠高于其他住宅產品。亞豪機構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1-10月,北京商住公寓成交14075套,同比增長36%;成交總金額為290.17億元,同比大漲94%,幾近翻倍。然而,住宅成交金額的同比漲幅為34%,別墅也不過69%。
此外,在成交量上漲的拉動下,商住公寓的成交均價也出現大幅上漲。2015年1-10月,北京商住公寓的成交均價為29667元/平方米,同比上漲36%。而同期住宅均價漲幅僅為11%,別墅則小幅下滑2%。
“北京商住公寓成交熱度最高的當屬通州區,今年前10月共成交商住公寓2912套,在北京16個行政區縣中排名居首,占整體商住公寓市場成交的21%。特別是上周末,通州運河核心區保利·大都匯項目開盤,單日認購高達12億元,與今年商住公寓排行前五位項目,前10個月的簽約額基本相當。”亞豪機構市場總監郭毅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反彈并非偶然
商住公寓市場“量價齊升”并非偶然。業內人士分析,從土地市場來看,今年純住宅用地供應走低,商住公寓項目作為住宅的補充產品,漸漸成為市場主角,尤其是一些具備比較完善居住功能的LOFT產品已經獲得了市場的廣泛關注和認可,因此未來成交量持續上漲也會成為趨勢。
其次,北京住宅供應呈現下滑趨勢,并且住宅產品高端化趨勢已經形成。住宅價格的走高,不僅超出了部分剛需客群的購買力,還促使一些投資客看好樓市后市,無論是對于剛需客群、還是投資客,北京商住公寓市場的單價尚在低位,面積偏小也令總價可控,購房需求的集中涌入,是造成商住公寓市場成交大漲的原因。
對于通州區商住公寓市場的火熱,郭毅認為主要原因,是通州“北京行政副中心”的定位以及“加強版限購”共同作用的結果。上周四,郭金龍市長考察通州,確認2018年開始,北京市行政事業單位將陸續遷往通州,為此通州區還將投入300億元用于基礎設施建設。此外,近幾年通州新城在交通、商業、教育、醫療等綜合配套上已有了長足發展,購房者看好通州樓市未來的增值潛力,但在“加強版限購”的擠壓下,商住公寓成為首選。
幾經沉浮
2011年限購之初,北京商住公寓市場一度非常火熱。然而,隨著供需結構的變化,2013年之后,因同質化、庫存高企及樓市大環境的影響,商住公寓項目進入成交低谷期。今年,商住公寓市場再度活躍,業內人士認為,未來一段時間內,商住公寓市場“量價齊升”的態勢將會延續。
郭毅認為,未來商住公寓類產品將會逐步占據北京樓市的成交主力。今年出現的住宅用地中,五環以內住宅用地的樓面價基本在5萬元/平方米以上,六環以內的住宅地價也均超3萬元/平方米大關,這意味著北京住宅市場將整體高端化,未來住宅單套售價將在500萬元以上。在這樣的市場背景下,商住公寓的單套總價還能保持在200萬-300萬元左右,低總價、不限購的優勢將得到充分發揮,并成為剛需客群的首選。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商住公寓的庫存并不低。亞豪機構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10月底,北京商住公寓庫存為27470套,相當于北京住宅庫存的30%以上,這意味著這個市場未來競爭依舊非常激烈。不過,郭毅認為,目前商住公寓庫存在合理范圍內,尤其是房企拿地較早,地價較低,在房價上有較大調整空間,此類項目對于房企而言是一種優質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