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那些“出走的阿里人”,有的隱退江湖,有的自己當起了創業者,還有一批或創辦知名投資機構,或轉型做了天使投資人,在投資界玩兒得風生水起。滴滴天使投資人王剛、風和投資吳炯、阿米巴資本的李治國······
不久前,阿里宣布45億美元現金收購優酷土豆,馬云帝國版圖進一步擴大。高德地圖、陌陌、新浪微博、美團、墨跡天氣、蝦米音樂······阿里巴巴可以說幾乎投資了中國互聯網的半壁江山。在修煉自身“內功”的同時,這家崇尚武俠文化的公司,更是培育出了創投圈的一大派系——阿里系。
縱觀那些“出走的阿里人”,有的隱退江湖,有的自己當起了創業者,還有一批或創辦知名投資機構,或轉型做了天使投資人,在投資界玩兒得風生水起。滴滴天使投資人王剛、風和投資吳炯、阿米巴資本的李治國······雖然錯過了阿里的造富盛宴,但他們個個都不失為投資界的風云人物,頂著前阿里人的頭銜在創投江湖打下了一片天。今天就為您盤點一下那些從阿里“出走”現活躍在投資界的大咖投資人:
吳炯:風和投資董事長
個人簡介:吳炯是雅虎、漢庭和阿里巴巴創始團隊之一,是雅虎搜索引擎技術的締造者和專利擁有者。2008年1月吳炯以投資合伙人身份加入北極光創投,他自2000年5月至2007年十二月擔任阿里巴巴集團首席技術官。他主導了阿里巴巴、淘寶網以及公司的其它產品的技術平臺設計。2010年,與胡猛先生共同創立了風和投資管理公司。此前,作為個人投資人,他的投資人列表中包括阿里巴巴、聚美優品、聚光科技、酷我音樂盒等。
投資風格:曾在演講中說他基本上盡量只投熟人、朋友圈子里面或者是朋友的朋友,這個距離越短越好。其投資哲學是守株待兔,投資看好的創業者或者熟人介紹的好項目。
重點關注領域:互聯網、科技、移動醫療
投資案例:
衛哲:嘉御基金董事長
個人簡介:衛哲于2006年11月正式加盟阿里巴巴,并出任阿里巴巴集團執行副總裁,兼阿里巴巴企業(B2B)電子商務總裁。2011年,衛哲從阿里離職,隨后組建嘉御基金。
投資風格:衛哲的投資風格和他的性格一樣謹慎,先給被投資企業提供免費的管理咨詢,再談投資,這是嘉御基金獨特的投資模式。衛哲說在他的職業生涯中,先學會了戰略架構,后學到了百安居的執行力,在阿里認識到了企業愿景,而最后補上了價值觀的問題?,F在作為嘉御基金的掌舵人,他投資企業最關注的也是這四樣。
重點關注領域:電子商務、互聯網、可通過電子商務提升的消費零售、可通過IT優化的B2B服務。
投資案例:
黃炎:鼎暉投資合伙人
個人簡介:黃炎于1999年前后開始與馬云一起創業,曾任阿里巴巴公司副總裁、主管工程部、戰略聯盟部和市場部,也曾經做過做過英特爾投資中國區聯系總監。在鼎暉的六年間他已主導了互聯網、消費服務、新能源、醫療設備和醫療服務等多個領域的投資
投資風格:在選擇創業者時,他的誠信是核心。對于創始人的考量,除了關注創新、眼光和魄力,認為學習能力也是特別重要的一個考量因素。此外,他認為創業人還需要mental toughness,這是一種堅韌和韌性。
重點關注領域:TMT、醫療
投資案例:
魯眾:眾海投資創始合伙人
個人簡介:曾擔任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中國大陸資深IT界人士,有20年以上IT領域管理和營銷相關經驗。2014年6月從阿里離職后募集了一支2億元人民幣的基金——眾海投資,開始進行天使輪及Pre-A輪投資。
投資風格:比較看重團隊,認為先有團隊再有商業模式,另外團隊是不是有激情、胸懷能夠做到多大、組織實施能力有多強,都是其衡量是否投資的重點。
重點關注領域:專注移動互聯網、O2O、云計算、智能設備、健康等領域的早期投資
投資案例:
李治國:阿米巴資本合伙人
個人簡介:李治國是口碑網創始人,前雅虎口碑商務運營部資深總監,前阿里巴巴云計算中心資深總監。李治國于1999年底加入早期阿里巴巴,2004年離開創辦口碑網,2006年被阿里收購。2010年9月,李治國再次從阿里巴巴離職,和幾個合伙人共同創立了阿米巴基金。以個人名義投資了包括蘑菇街、花瓣網、小奧游戲等在內的20個項目。
投資風格:投資更看重團隊,將大多數投資項目鎖定在杭州周邊,更看好“以人為中心”的服務行業。
重點關注領域:移動互聯網、電子商務和SNS
投資案例:
張川:線性資本創始合伙人、致景投資創始合伙人
個人簡介:前京東商城百貨食品采銷部副總裁,前阿里巴巴天貓軟百貨高級總監,曾在埃森哲咨詢、麥德龍、沃爾瑪工作。2011下半年,轉型做投資。
投資風格:喜歡那些能夠提高用戶體驗、改善生活質量、促進科技和產業發展,進而間接推動社會發展的項目。
重點關注領域:移動互聯網、能源材料、教育、電子商務
投資案例:
趙仕勤:英諾天使基金合伙人、趨勢創投執行合伙人
個人簡介:1998年趙仕勤和英特爾公司其他同事一起開創英特爾風險投資中國事業,任投資部中國區經理。2000年加入晨興投資基金,參與或主持了對十多家企業的投資。2008年5月加入阿里巴巴集團戰略投資部,之前在麥考林集團擔任了3年首席財務官。
投資風格:如果創業者的公司需要戰略投資者帶來業務才能做好,這樣的公司一定要賣,因為如果不賣可能被戰略投資者整死,只有一種情況可以不賣,那就是創業者需要的是企業建設的理論方法。
重點關注領域:移動互聯網、硬件、生活消費
投資案例:
王剛:天使投資人
個人簡介:曾在阿里巴巴任職超過十年,曾主管B2B北京大區、支付寶商戶事業部和集團的組織發展,花名“老聃”,于2012年離開阿里巴巴。王剛是滴滴出行最早的天使投資人,除了滴滴,王剛還孵化、投資了四十多家中國創業公司和十多家美國創業公司。
投資風格:天使階段挑選CEO異常嚴格,非常看重人的特質,特質中主要在乎以下三個品質:1、夠不夠聰明,能不能舉一反三;2、正不正直,是否具有領導力,會投有一點點邪惡的CEO;3、我喜不喜歡你。
重點關注領域:餐飲、出行、農村、金融
投資案例:
熊飛:經緯中國副總裁
個人簡介:加入風險投資行業之前,熊飛任阿里巴巴產品經理,負責B2B收費類產品(誠信通),企業級電子商務(域名服務)的產品工作。2011年他加入經緯中國,負責考察、篩選及評估互聯網領域的投資機會。
投資風格:任何投資都要從兩個層面考慮問題:第一,是機會成本。從某種角度來說,機會成本決定了投資收益率。第二,投資風險和商業模式、業務模式緊密相關。他認為如果一個公司業務狀態好,又以產品和技術為導向,整個團隊有夢想、有視野,就一定有投資空間。
重點關注領域:移動互聯網、企業服務
投資案例:
李銳:順為資本合伙人
個人簡介:李銳在互聯網創業和企業管理上有豐富的從業經驗。曾經在好大夫在線、阿里巴巴、雅虎中國和263網絡集團擔任高級管理和產品運營等職位,也曾參與多家互聯網企業的早期籌辦,了解互聯網企業各個階段的發展運營特點。擁有北京大學物理學學士學位。
投資風格:李銳認為要依據需求做產品,甚至做到客戶沒有想到的,他更偏好投資既有互聯網的人又有傳統的人的團隊,這樣的團隊成員的融合會使得在客戶心態的把握、資源的把握和互聯網手段的把握上比較綜合。
重點關注領域:TMT、消費升級、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與傳統產業的結合
投資案例:
周子敬:以太資本創始人
個人簡介:周子敬曾任華興資本副總裁,領導完成多個融資項目,包括美樂樂、途家、獵聘、唱吧、友盟、中清龍圖、有緣網等。在加入華興資本之前,是阿里巴巴資深產品經理,領導20人的產品運營團隊。擁有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碩士學位,以及浙江大學物理和計算機科學的學士學位。
投資風格:透過以往的投資經驗,周子敬發現創業公司在早期階段尤其需要幫助,并且在這個階段提供的服務和幫助是最有價值的。“因此我希望能夠從一開始就接觸到這些具有發展潛力的公司,并為他們提供服務,一起走下去”,周子敬在采訪中說。
重點關注領域:專注于天使、A輪等早期項目投融資,長期關注互聯網改造傳統行業,比如垂直領域的汽車、房產、旅游、金融以及O2O、智能硬件
投資案例:
沈建明:洋蔥基金合伙人
個人簡介:2006年11月加盟阿里巴巴集團,出任阿里巴巴副總裁及中國雅虎副總裁,主管中國雅虎的市場、公關與郵箱業務拓展等工作。2008年12月離職。在加入雅虎中國之前,沈建明在中文網絡門戶新浪工作近八年。
投資風格:沈建明主攻業務拓展和戰略合作,為了更好的幫助創業團隊,洋蔥合伙人根據自己的特長采取“班主任”的模式對項目進行投后輔導?!氨M管我們投資風格穩健,但那是說我們看人慎重,并不代表要所投團隊穩健,如果創業團隊也要穩健,那就不是我們要投的對象。”沈建明認為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創業者要會做生意,也要敢賭。
重點關注領域:主要關注于新能源、新材料、機械裝備等行業領域項目
投資案例:
蔣海炳:多牛資本創始人
個人簡介:五百米500mi創始人及CEO,杭州福地創業園聯合創始人,馬伯樂聯合創始人。曾在阿里巴巴工作,原支付寶2號員工。
投資風格:選擇投資項目時蔣海炳最看重的是團隊,他相信年輕的力量, 喜歡那些既有理想主義又能腳踏實地的創業者。除了團隊,他還會看趨勢。三五年后,我們的生活會變成什么樣子,世界會變成什么樣子,中國經濟會變成什么樣子,如果這個項目是符合大趨勢的,他就會更多地關注。
重點關注領域: 移動互聯網、金融、電子商務、工具軟件、SNS社交網絡
投資案例:
陳瑞貴:Mr.I電子商務創新基地創始人
個人簡介:陳瑞貴,人稱“阿貴”,阿思拓創始人、Mr.I電子商務創新基地創始人,創業和天使投資多家電商公司,此前曾在阿里巴巴工作,投資的創業者均為“80后”。
投資風格:項目投資額度一般在50萬~500萬元,占股不高出20%,他會重點關注品牌。一般要求B2C項目月銷售額過百萬元,且團隊要有長進心。他一般在投資前會看看轉化率、復購率等運營歷史數據,再跟同行業的創業者聊上一通,基本達成綜合性評估。
重點關注領域:電商
投資案例:
屈田:蝙蝠資本創始合伙人
個人簡介:原鼎暉副總裁,之前在阿里巴巴集團任投資并購副總監,曾在雅虎、騰訊、新浪從事產品運營工作。有十五年的互聯網行業產品運營和投資并購經驗。在阿里投資部引入并執行了美團與UC的投資,鼎暉創投期間投資了大樸網、房多多、金銀島。
投資風格:在采訪中表示投資人對創始人的誠信要求很高,投資即投人,創始人的氣場和不和很重要,更關注“互聯網和實體經濟融合”的方向。
重點關注領域:移動互聯網、生活消費、電子商務
投資案例:
通過以上盤點,獵云君大致總結了阿里系投資人在看項目時主要考慮的三個因素:
1、看創始人。不少投資人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很看重CEO的特質,會考察CEO是否具有人格魅力、是否正直和真誠、是否具有學習能力,和自己的氣場是否相合。
2、看團隊。在選擇項目時,投資人很看重團隊,團隊是不是有激情、能否腳踏實地、組織實施能力有多強、視野有多遠,都是其衡量投資的重點。
3、看項目。項目是否解決了人們的需求,是否符合未來人們生活的趨勢,是否具有社會價值,這些也是投資人所關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