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的天價大蝦、海南的天價扇貝、在馬來西亞海灘拍裸照被拘、3名游客被機長請下飛機……這一起起事件的背后,折射出的是我國旅游行業的種種漏洞。如果將旅游業比作一位學武之人,那么他的“外功”和“內功”修為,都還遠未達到“江湖”所要求的標準。
這個10月對于國內的旅游業而言可謂“波濤洶涌”,本以為隨著“十一黃金周”的過去,旅游業的熱度將隨著氣溫一起逐漸走低,然而讓人始料未及的是,接連出現的旅游事件卻讓這個行業走到了輿論漩渦的中心。
山東的天價大蝦、海南的天價扇貝、在馬來西亞海灘拍裸照被拘、3名游客被機長請下飛機……這一起起事件的背后,折射出的是我國旅游行業的種種漏洞。如果將旅游業比作一位學武之人,那么他的“外功”和“內功”修為,都還遠未達到“江湖”所要求的標準。
內功:急于求成走火入魔
商家求利原本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希望借助旅游旺季讓自己的荷包變得更鼓是人之常情,然而不少商家卻忘記了一句千古流傳的名言: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不論是“天價蝦”還是“天價扇貝”,亦或是屢有發生的因購物引起的糾紛都是因為“利”,如今在不少商家眼中,似乎只要有利可圖,什么方法都敢用,這到底該被形容為“勇氣可嘉”呢?還是“兵不厭詐”呢?
如今的商家,就好比一個即將參加比武,卻又信心不足的學武之人,拼命想要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學到最厲害的那些招式,好在擂臺上一招制敵。如今已經“聞名全國”的山東大蝦事件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商家的內心期待著用這一只只大蝦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最大的利益,更期待這一盤“天價蝦”直接彌補旅游淡季帶來的利益缺失。這與近期剛剛被網友爆出的海南“天價扇貝”如出一轍。筆者不禁要問,商家如此的急于求成,老師難道沒教過你們什么叫做“欲速則不達”嗎?
武林中,急于求成帶來的結果往往是走火入魔,而在旅游行業中,商家若是對利益“急于求成”,就會因為互聯網的存在而徹底“走火入魔”。
很顯然,在這個屬于“互聯網+”的時代,世界正在不斷的被縮小,任何的蛛絲馬跡都可能在瞬間被最大化的呈現在世人的眼前。“山東大蝦”事件發生不過一個月,網絡上關于此次事件的各種報道和評論如滔滔江水,延綿不絕。毫不夸張的說,這一只天價大蝦曝光之后所帶來的廣告效應,直接將旅游局的廣告預預算秒殺到“渣都不剩”,它就像走火入魔的武者,擁有高強的武功,卻總是會狠狠的傷了自己。
外功:心浮氣躁收放無度
除了內功方面的急于求成,中國旅游行業的“外功”同樣存在著不少的缺陷,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心浮氣躁。
最近一段時間,有關中國游客在外旅行時所出現的種種“奇葩”事件通過各種途徑進入大眾的視線,并引發廣泛討論。出國旅行本該是一種輕松愉悅的享受,然而各種本不應該發生的事件,卻讓國內旅游行業的“外交形象”大大受損。
10月19日,在一家即將起飛的柬埔寨航班上,兩名中國游客發生口角,進而演變成兩群人的對峙與推搡。為了確保機艙內其他乘客不受到影響,該航班的機長不得不將三位中國游客請下了這班飛機。但即便如此,該航班依然因為這一人為突發事件而延誤,中國旅客的對外形象再次受到了嚴重的損害。
究竟是怎樣的事件,讓本該愜意的旅程變成一場口舌之爭,甚至逼得機長親自出馬調停?事后調查的結果讓所有人哭笑不得:這次事件的起因只不過是因為前排乘客在調整飛機座椅時影響到了后排乘客的入座空間,進而演變成口角和推搡。就這么一個小小的座椅問題,根本沒必要鬧到大動干戈,甚至要機長出馬的地步。
這件事情的背后,折射出的最大問題,便是國人目前的心浮氣躁。更讓人擔憂的是,這樣不良的心態已經給我國民眾的形象帶來了不小的影響。
除了心態方面的問題,國內游客的行為有時候就像一個血氣方剛,初出茅廬的“少俠”,在行為方面根本沒有“度”的概念。
10月22日,一名30歲的中國籍游客在馬來西亞的旅游勝地仙本那軍艦島被警方扣留,原因是該名游客與同伴在仙本那軍艦島沙灘上拍攝裸照,觸犯了當地“在公眾場所作出任何騷擾他人之猥瑣動作”的刑法。
姑且撇開可能觸犯當地刑法的因素,“在海灘拍攝裸照”這一行為是否應該在沙灘這一公共場合出現?恐怕放到世界上的任何國家,答案都是否定的。盡管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沙灘都是一個可以享受陽光和海水的“特別的地方”,但再特別的地方也有需要堅守的底線。很明顯,這名游客在沙灘上作出了不應該更不被允許的行為,理應受到懲罰。我們需要反思的是,這樣的事件何時才能夠不再發生,何時才能夠做到真正的“收放自如”?
評點:平心靜氣韜光養晦
厚積才能薄發,這是所有人都必須明白的道理。對于最近正經歷著多事之秋的中國旅游業而言,不論是內功的缺失還是外功的短板,其根本原因在于一個字:急。
現代社會的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給各行各業都帶來了不小的生存壓力,而作為經濟發展重要環節的旅游行業,同樣承受了不小的壓力。但是,外在的因素并不能夠成為種種負面事件被頻頻爆出的借口,急于求成的心態以及在利益面前各種短視的做法,都在無形之間對這個行業的經濟效益產生難以彌補的傷害,如果放任其發展下去,后果將不堪設想。
壓力下的旅游行業,更加需要尋回其“服務業”的本質,靜下心來做到其本應做到的事情,一步一步的提高服務質量,重塑行業形象,將內功修煉到位。同時,游客也需要做出改變,首當其沖便是需要調整心態。旅游是生活的調劑,并不是用來攀比的工具,更不能視為宣泄的出口,每一位游客都需要明白這樣的道理,才能充分享受到其本身所帶來的輕松愉悅,行業外功的短板也會因此得到很大的改善。
作為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如今的旅游行業雖然面臨的各種各樣的問題,但若能回歸本質,這些問題并非不能解決。在這個階段,旅游行業應學習劉邦治國的政策:韜光養晦,將目光放的更加長遠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