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多名美聯儲高官發表講話,繼續暗示聯儲會在12月加息。
大宗商品市場成為周四金融市場的焦點所在,受美聯儲加息前景、美元近期走強以及中國經濟憂慮等諸多因素影響,周四包括黃金、原油和銅在內的幾乎所有大宗商品全線遭殃,盤中的跌幅一度達到駭人“的程度。周五有”恐怖數據之稱的美國零售銷售將成為影響市場的關鍵因素,若表現強勁,則有望進一步提升美聯儲下月加息概率,從而對大宗商品市場構成更大壓力。
外匯市場方面,因投資者在美元11月急升后獲利了結,美元周四連跌第二日。但分析師仍然看多美元長期表現。美元指數下滑0.3%,報98.71.
10月28日公布的強于預期的美國10月非農就業報告提升了美聯儲在12月升息的可能性,提振美元兌歐元在11月迄今累計上漲近3.0%。
美聯儲官員繼續暗示12月加息
紐約聯儲主席杜德利(William C. Dudley)周四表示,盡管就業市場依然存在一定的勞動力閑置,美聯儲政策委員會可能需要開始實施2006年以來的首次加息了。
杜德利在紐約發表講話稱:“我認為,很可能委員會此前定下的啟動貨幣政策正常化的條件會在不久之后得以滿足。我會繼續評估新的信息,看是否確認了經濟增速將足以進一步收緊就業市場的預期。”
他在談到加息的適當時機時表示:“我不贊成等到通脹變得突出的時候才行動。”
美聯儲副主席費希爾(Stanley Fischer)周四稱,隨著強勢美元和能源價格低迷引起的壓力減退,美國通脹明年應會反彈,并稱部分由于升息推遲,美國經濟運行情況還不錯。
費舍爾再次強調,相信通脹率即將上升,預計美聯儲偏好的通脹指標明年將反彈至1.5%,“中期”內達到2%的目標。
他在與研究人員和市場參與者的會議中說:“2015年壓制通脹的一些因素,尤其是美元走強和能源價格下跌造成的影響,明年將開始消退。”
圣路易斯聯儲主席布拉德(James Bullard)周四敦促美聯儲上調接近零水平的利率,而芝加哥聯儲主席埃文斯(Charles Evans)強調,任何的加息行動都應當是“逐步的”,明年年底利率可能在不到1%的水平。
美聯儲主席耶倫已對國會表示,美國經濟表現良好,12月加息是有可能的。耶倫周四出席一會議,但她沒有對美國升息時機或美國經濟發表任何言論。
美聯儲的收緊政策傾向與歐洲央行形成鮮明對比。歐洲央行(ECB)總裁德拉基周四強調,央行已經做好擴大印鈔的準備,并警告稱經濟狀況的關鍵指標--通脹正在變弱。這令歐元依然面臨下行壓力。
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最新數據顯示,投機者在期貨市場的歐元空頭頭寸升至6月來最高水準。
投資者大肆逃離大宗商品市場
大宗商品市場市場周四遭重創,金價跌至五年低點,銅價跌至2009年以來最低。
本月從跟蹤工業金屬與貴金屬的交易所交易基金凈贖回超過10億美元。鉑金周四遭遇2002年以來最長連跌,白銀則邁向2014年3月份以來最長連跌。彭博全球礦業指數跌至五周低點。
彭博撰文稱,雖然中國經濟減速給金屬價格帶來壓力,但并不是市場加速崩盤的全部原因。最新的催化劑是投資者對美聯儲加息預期的迅速轉變。
目前交易員們預計美聯儲12月份加息可能性達到近70%,而一個月前只有39%。利率升高使得金屬投資相對于那些生息或派發紅利的資產的競爭力降低,同時也推高了美元匯率,降低了原材料作為替代投資的吸引力。
巴克萊(Barclays)指出,當前大宗商品市場跌勢持平甚至超過此前幾輪經濟危機時的表現。
幫助管理3450億美元資產的Wells Capital Management首席投資策略師Jim Paulsen表示:“金屬市場最近的疲軟源于美聯儲加息可能性預期的迅速轉變,這直接影響了競爭性回報。利率升高也加大了經濟增速放緩和美元升值的可能性,這對大宗商品是利空。現在全球增長局面已經很疲軟,這會放大利空效應。”
彭博工業金屬分類指數跌至2009年3月以來最低,因為鋁價、鎳價、鋅價也下跌。該指數今年累計下跌了26%,有可能連續第三年下跌,是1998年以來最長連年下跌。彭博貴金屬指數則跌至六年低點。
聚焦“恐怖數據”
北京時間周五21:30,美國商務部將公布10月零售銷售數據,預計數據將較上月出現反彈。幾周前市場人士還幾乎不認為美聯儲下個月將加息,而在上周強勁的非農數據之后,市場人士如今變得認為加息的可能性很大,若本周經濟數據繼續“給力”,則加息預期有望進一步攀升。
接受外媒調查的經濟學家的預期中值顯示,美國10月零售銷售月率料上升0.3%;核心零售銷售月率料增長0.4%。
美國商務部10月14日公布的數據顯示,素有“恐怖數據”之稱的美國9月零售銷售增幅不及預期,前值也遭下修。美元指數隨即重挫降至七周低位。數據顯示,美國9月零售銷售月率增長0.1%,市場預期增長0.2%,前值下修為持平。同時,美國9月核心零售銷售月率下滑0.3%,預期下跌0.1%,前值亦為下跌0.1%。
由于美聯儲強調利率決定將取決于經濟數據,而消費支出占美國經濟產出的70%左右,美國零售銷售數據在過去一年中經常在金融市場掀起“驚濤巨浪”,因此被稱為“恐怖數據”。
除了零售銷售,美國10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也將受到關注。與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一樣,PPI通常作為觀察通脹水平的重要指標。該指標為消費者通脹的領先指標,當生產者對產品和服務收費較高時,較高的成本通脹會傳導給消費者。
多年來,美國通脹率一直低于美聯儲的2%目標位,促使少數美聯儲官員仍然主張暫不加息,直到有更好的證據表明物價的確已經站穩腳跟。
接受媒體調查的經濟學家的預期中值顯示,美國10月PPI年率料下降1.2%,降幅大于上月的1.1%;10月PPI月率料增長0.2%,扭轉上月下滑0.5%的頹勢。
巴克萊策略分析師Hamish Pepper稱:“當下的大題材是美元重新走強。數據方面,我們要等著看周五的美國零售銷售。”
彭博經濟學家Carl Riccadonna和Josh Wright撰文稱,未來一周的最重磅數據當屬10月零售銷售。9月零售銷售遜于預期,8月零售銷售向下修正,這兩個月份的就業數據也表現疲軟。10月就業報告公布后這種關聯能否繼續保持下去,預測機構拭目以待。就單位汽車銷售數據來看,10月零售銷售應該有不錯的增幅。
10月零售銷售備受矚目原因有二:首先,消費者支出趨勢對整體經濟的近期趨勢很重要,這是決定美聯儲加息與否的終極因素;其次,這將奠定四季度購物季消費情況的基調。
市場還將密切關注密歇根大學11月消費者信心指數初值,以求印證10月就業數據展現出的強勁形勢。2015年大部分時間消費者信心都在下滑,但10月份開始從低點反彈。
目前市場預估中值是由90.0升至91.5,不過面對鼓舞人心的就業數據,該數據有可能優于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