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電改配套文件近期出臺 三大主線掘金】本輪售電側改革將首先在完成輸配電價梳理的試點地區發放售電牌照,并首先向高效、優質、清潔的發電企業放開售電側,因此試點地區(深圳、蒙西)的大型電力集團有望首批獲得售電牌照,如深圳能源、內蒙華電等。
11月12日上午9:30,國家發展改革委在發改委中配樓三層大會議室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宏觀經濟運行數據并回應熱點問題,發改委相關負責同志出席發布會。
國家發改委政研室主任、新聞發言人施子海稱,輸配電價格改革、電力市場建設、電力交易機構組建和規范運行,有序放開發用電計劃、售電側改革以及加強和規范燃煤自備電廠監督管理等六個方面的配套文件,預計近期就會出臺。目前正研究組建北京廣州電力交易中心相關事宜。
用電服務市場將迎來行業爆發
中泰證券研報稱,2015年3月中共中央和國務院聯合下發了“電改9號文”《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作為本輪電力體制改革的綱領性文件。此次電改方案的核心是“三個放開、一獨立、三個強化”,即有序放開競爭環節電價、配售電業務和發用電計劃,并獨立交易機構。本輪電力體制改革的核心目標就是推進電力交易的市場化。從大用戶試點到輸配電價改革試點,從售電業務放開到獨立交易機構,各種改革的本質都是在為最終活躍的電力交易市場化奠定外部環境基礎。同時電力體制改革也是一個打破壟斷的過程,從最早期的國家電力公司的縱向一體化模式,到目前的國家電網公司唯一賣電方的模式,前者的模式已經通過“廠網分開”打破壟斷,后者的單一賣電方的壟斷模式,將在本輪電改中被打破。
電改的根本目的就是實現電力用戶側的市場化和用電的民主化,以市場化的手段推進電力需求側的技術進步,電改的加速推進引導電力市場更多的關注從用戶側角度去解決問題,為需求側管理的大發展創造環境。更先進高效的電力需求側管理為用戶側接入分布式電源、儲能電池、電動汽車等提供了可能,實現用戶自主購電,電價通過市場化機制形成,打破原有電網公司到用戶的單向一體化用電模式,為能源互聯網信息流和能量流的互動提供條件,所以,我們認為電改后電力用戶側將產生很多新需求,比如用電信息平臺,網絡售電交易平臺,用戶運檢托管服務、用電節能服務、分布式電源接入后的用戶用電調度,配電網智能化等,都是從用戶的需求出發衍生出的各種細分行業。總體來看,電改后電力用戶側將產生很多新需求,用電服務市場迎來行業爆發。
股市投資機會
方正證券認為,應從如下方向把握電力體制改革的主題性投資機會:
1、電改主要受益方向之一:切入售電領域的發電公司。我們預測,本輪售電側改革將首先在完成輸配電價梳理的試點地區發放售電牌照,并首先向高效、優質、清潔的發電企業放開售電側,因此試點地區(深圳、蒙西)的大型電力集團有望首批獲得售電牌照,如深圳能源、內蒙華電等。
2、電改主要受益方向之二:地方小電網公司。這類公司輸配售一體化,在改革過程中與單純的發電企業和電網公司相比,擁有比較優勢。改革之后,公司上游掌握電力資源,下游坐擁配電網和用戶資源,擁有較強競爭力,如廣安愛眾、桂東電力等。
3、電改受益方向之三:轉型能源服務的電力設備企業。電改對于電力設備板塊的影響偏長期性,但影響程度更深,我們看好轉型能源服務的電力設備板塊,這類企業短期依托能源服務創造業績,長期具備從現有業務轉型售電和其他電力服務的基礎,有望成為改革長期受益的標的,強烈推薦重點關注智光電氣。
中泰證券認為,通過對比各國的電改路徑,可以看出全球的主要電力市場體制改革無一例外的在發電市場和零售市場引入了一定程度的競爭,所以我們堅定的看好售電側放開后帶來的投資機會,主要抓住三條主線:
一是用電服務企業,在電改后更能開展更多的新型服務,比如利用利用自身的客戶優勢的從用電托管轉型為電力零售公司,并逐步發展成為綜合用電服務企業,主要標的有智光電氣、新聯電子、中恒電氣、積成電子和北京科銳,以及致力于從事電網內部電力服務的二次設備企業國電南瑞、許繼電氣和四方股份;
二是地方能源企業,按照前期輸配電價改革的按省份推進的方式,我們預測售電牌照有可能在國家發改委和地方發改委同步發放,地方性能源平臺企業背靠地區發改委和能源局,地區性優勢明顯,例如福能股份、云南鹽化、陽光電源、深圳能源、湖北能源、粵電力等;
三是大型發電企業,大型供電企業在較大的區域內具有一定的壟斷優勢,且其單位發電成本更低,控制成本能力較強,可以在競價中以較低的價格獲得更多發電量,而發電小時數的提高將改善盈利情況。主要利好火電龍頭企業,如國電電力、華能國際、長源電力等;優質水電企業,如長江電力、國投電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