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成熟的商業模式嫁接到海外和農村,會不會又是一個萬億級別的市場?
把成熟的商業模式嫁接到海外和農村,會不會又是一個萬億級別的市場?
現在九成的創業項目都是在紅海中廝殺,那么新藍海新風口在哪里?一個風口的產生往往來自于技術因素或社會因素的巨大變化,我們把這種變化分為三個層面:技術、模式、人群。從2009年開始,最大的一波技術風口叫移動互聯網,99%的項目都是基于移動互聯網的項目;從2012年開始,有一波模式的風口叫共享經濟,美國的U ber模式到了中國變成滴滴打everything,一大波O 2O創業項目誕生;技術和模式的變革之外,還有一種變革叫人群,相同的模式放在不同人群身上化學反應完全不一樣,把360的模式放到海外做一遍叫獵豹,把京東的模式放到農業領域做一遍叫美菜。
這種創業本質上都是把相同的技術、類似的模式放到一個嶄新的人群身上,加上適當的調整和創新,找到藍海快速行駛。這種創業往往有三個特點:一是模式相對成熟,有參照物;二是都是從高端人群向低端人群的滲透,驅動力是移動互聯網渠道下沉;三是業務發展就像從高處滑雪,一騎絕塵。
目前,99%的創業項目都是圍繞一二線城市人群展開的,移動互聯網發展了6年,該有的模式基本都有了,創業項目同質化嚴重。跳出一線城市打量一下新人群,我們會發現兩個藍海,一個叫出海,一個叫下鄉。智能手機在往欠發達國家滲透,在往中國的農村滲透,如果我們研究透這群人的特性,找到一個合適的成熟模式加以變形,在海外和鄉鎮再創業一次,也許會豁然開朗發現一片新藍海。
先看為什么出海會形成風口。有三個“輸出”做拉動力:一是中國商業模式的輸出,中國的互聯網從業者把商業模式已經玩出花來了,比如360的三級火箭模式是老外聞所未聞的,“見過”是很大的優勢;二是中國人才的輸出,中國的互聯網領域競爭一向是高強度的,“打過仗”是很大的優勢;三是中國資本的輸出,中國的VC見證了互聯網發展的20年,看得懂也愿意賭,中國的創業者出海時是帶彈藥出海的,“有錢任性”是很大的優勢。
出海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蠻荒時代,創業者不知何為出海,偶然間把產品丟到Google Play上,在某個遙遠的國度忽然火了,這時才窺到海外巨大的空間,去考察一下才知道local創業者是多么弱,有產品沒運營,有創業沒資本,頓時膽子壯了直接Allin;自從獵豹上市后,出海進入到第二個階段——— 戰國時代,獵豹的上市讓創業者看到出海是一條寬廣的跑道,這時出海的創業者都是帶著地圖帶著策略出海了。APU S從成立第一天開始就是瞄準出海打的,更準確點說是瞄準印度的移動互聯網市場打的,首輪融資一個億,直接瞄準開槍。接下來的第三個階段可能是資本時代,中國出海的選手們相互合并壯大勢力,并走出國門到海外去并購國外的選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