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的剁手夜戰大家都參與了嗎?想迅速回血,快來看看理財必學的五大定律都是些什么吧。
11日的剁手夜戰大家都參與了嗎?想迅速回血,快來看看理財必學的五大定律都是些什么吧。
1、72定律
之所以不厭其煩地大力鼓吹理財要趁早的理念,就是因為時間的力量是很嚇人噠!所謂時間的力量,其實是指復利效應。待小編娓娓道來——
72定律是復利計算法則,就是把利息和本金放一起投資,利滾利將產生更多收益,資產翻倍的時間就可通過72定律進行計算:
本金增長1倍所需要的時間(年)=72/年收益率(%).
比如:投資30萬元在一只每年平均收益率12%的基金上,資產翻倍時間約需72/12=6年。在年收益率12%前提下,6年后30萬本金將變成60萬。同理,假如基金年回報率為9%,則本金翻番需要8年,以此類推……
為什么理財要趁早?因為復利效應就好比滾雪球,讓錢越滾越多。這里面的關鍵點有兩個:時間、收益率。要么你能保持比較高的年收益率,要么早開始,都會讓你在變壕這條路上與其他小伙伴甩開距離。當然,如果開始得早,還能保持高收益率,那就無敵了~~
2、4321定律
這條定律用于家庭理財的資產配置,即:將家庭總收入可以分為如下4份:
40%用于投資,創造財富,錢生錢;
30%用于家庭生活開支,應付衣食住行等基本開支;
20%用于儲蓄以備不時之需;
10%用于保險,應付意外情況的發生。
按照該比例對收入進行分配目的在于合理配置家庭資產,管控財務風險。當然,不同家庭有不同的理財目標、風險承受能力、生活質量指標,可在4321定律基礎上按需調整,大家領會精神,靈活運用就好。
3、31定律
有房的同學要特別注意這一條。31定律指的是每月的房貸還款數額以不超過家庭月總收入的1/3為宜。
比如,家庭月收入3萬元,月供數額的上限最好為1萬元,一旦超過這個標準,家庭資產比例結構發生變化,面對突發狀況的應變能力則會有所下降,生活質量也會受到嚴重影響。
按照31定律推算可以承擔什么價位的房子作為購房依據,有助于長期保持良好穩定的家庭財務狀況。這條定律能大大降低讓你淪為“房奴”的可能性。
4、80定律
大家都知道,股票是高風險投資。將資產中的多大比例用于股票投資,除了你個人主觀上對風險承受的意愿,還不得不考慮你客觀的風險承受能力。決定一個人客觀風險承受能力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收入水平、年齡、家庭狀態、資產規模,等等。而80定律,則是針對年齡這一項來說的。
具體來說,80定律用于計算在不同年齡中,股票投資在財產的配置比例,是一種非常簡單直觀的風險管理手段。具體公式為:
資產中投資于股票的比例=(80-你的年齡)*100%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抵抗風險的能力相應降低,80定律便是據此給出一個大致的經驗比例。也就是說隨著年齡的增大,股票投資在總投資中的占比應該隨之下降。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80定律計算出的比例,所用基數是總資產;而4321定律所說的40%用于投資的這個比例,則是以家庭收入為基數。
5、雙10定律
雙10定律是關于家庭保險投資的比例設置。具體是指:保險額度不超過家庭收入的10倍,家庭總保費支出約占家庭年收入10%。
舉個栗子,一個年收入10萬的白領,他的壽險保障總額度可簡單界定在100萬元以下,在能力范圍內可買足100萬元額度,能力有限就可以減半。而保費支出的恰當比重應為家庭年收入的10%,與4321定律的財產配置結構也相互吻合。
這條定律對投保有雙重意義,一方面是保費支出不要超出能力范圍以外,有助于幫助我們規劃合理的保費限額;另一方面是衡量選擇的保險產品是否合理,簡單的標準就是判斷其保障數額是否達到保費支出的100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