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10月火熱,上周樓市繼續維持高流量。據上海中原地產研究咨詢部數據顯示:上周(11月2日-8日)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31.8萬平方米,雖然環比減少33.7%,但絕對量還維持在比較高的水平,并且交易量高于去年同期86%。
承接10月火熱,上周樓市繼續維持高流量。據上海中原地產研究咨詢部數據顯示:上周(11月2日-8日)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31.8萬平方米,雖然環比減少33.7%,但絕對量還維持在比較高的水平,并且交易量高于去年同期86%。
成交量持續攀升
改善型住宅迎來“小陽春”
區域方面,近期改善型代表浦東地區又開始活躍起來。上周成交6.6萬平方米,環比增加13.8%,排名全市第一。嘉定、松江等外圍區域排名繼續保持前列,但從絕對量能來看,和前期高峰比有1-3成左右的下滑。近期,改善型產品成交勢頭良好,上周排名前十的項目中有6個項目為此類產品,并且成交單價段主要集中在4萬-6萬元/平方米。上周成交量最大的項目為花木板塊的“陸家嘴梧桐公寓”,共銷售171套,均價5.8萬元/平方米。
上周單價5萬元/平方米以上的中高端房源成交486套,環比增長11.2%。在結構性變化下,成交均價為34858元/平方米,環比上漲4.7%。
樓市步入去存量房時代房企推盤積極
雖然到了11月,但房企推盤積極性仍然很高。上周入市面積為43.6萬平方米,環比僅減少1.5%。當前買家入市意愿仍較高,在二手房掛牌數量不足以及價格高企的市場背景下,房企利用這一契機錯位競爭。基于如此高的推盤量,未來一到兩周還會保持較快的交易節奏。從結構來看,剛需項目有回升態勢,當期供應占比達到75%。其中,本月新入市量最大的項目為臨港板塊的限價房項目“宜浩綠園”,供應面積為26.2萬平方米。
“雙降”政策效應弱化二手房穩中有降
根據中原地產數據推算,上周全市二手住宅成交約6151套,環比減少27.1%。隨著“雙降”政策效應弱化,二手房供求穩中有降,成交量明顯回落。由于政策利好提前釋放。目前,原閘北地區二手房交投穩定,大部分業主樂觀看漲,惜售情緒濃重,房源供應量萎縮。而當前房價普遍偏高,與買家分歧較大,不利于成交。整體來看,二手房市場降溫趨勢顯現。
上海中原地產研究咨詢部高級經理盧文曦表示,和以往相比,臨近年底并非是推盤旺季,但今年底的供應量非常充足。一方面是房企在為年底銷售排名而努力;另一方面則是對明年樓市預期有所調低。借助政策利好以及市場熱度,抓緊搶收。短期來看,市場中又不乏靜安閘北合并、全面放開二胎等熱點。因此交易節奏還會有所延續,今年樓市暖冬格局基本確立。
房東跳價、客源減少,二手房高端市場面臨重壓
10月二手房高端市場有所降溫,據上海中原地產研究咨詢部數據顯示,10月單價6萬元/平方米以上房源成交510套,環比減少8.9%。高端項目代表古北板塊10月成交21套,環比減少19.2%。此外,別墅項目聚集區徐涇板塊,10月別墅產品成交21套,環比減少16%。結合11月上旬市場情況來看,交易趨冷的態勢還將延續。
造成二手房高端市場成交降溫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首先,今年市場比較好,而且高端市場表現又比較突出,房東覺得價格還有成長空間,有惜售心態。一些代表性小區,比如世貿濱江11月上旬只有2套新增房源掛牌,有效供應不足阻礙成交步伐;其次,需求已過高峰期。經過大半年的交易,購買力消耗不少,需求開始降低。從近期看房客源來看,11月比上月同期縮水2成以上; 最后,房東隨意跳價使成交受阻。比如古北板塊10月以來跳價房東越來越多,至少占4成,而且跳價幅度愈來愈大。比如上周一套古北瑞仕花園的2房型,最初掛牌830萬元,有客戶看中這套房源后,房東認為自己價格掛低了,結果直接漲價到900萬元。這個價格如果購房者要求不高的話完全可以買板塊內的3房。
上海中原地產研究咨詢部高級經理盧文曦表示:二手房定價的參照物是板塊內新房,一般比新房價略低些。雖然有價差,但這種優勢可能不會令消費者買賬。以陸家嘴為例,雖然新盤價格10萬元/平方米以上,但新盤戶型設計,裝修用材都是當下主流。反觀二手房,一些代表性項目比如仁恒濱江都在10年以上,裝修也開始陳舊,戶型設計和當下主流有落差。其次,當前新開盤高端住宅項目節奏也比較快,房企在去庫存的背景下,定價策略也比較貼合市場,所以吸引部分買家轉投新房市場。
隨著來客量減少,二手房高端市場成交將進一步承壓,加上年底來臨,交易降溫趨勢會越來越明顯,隨著量能收縮價格也很難維持在當前水平。因此,對于賣家而言,尤其是還有置換需求的房東,對價格不宜過多堅持,否則容易錯失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