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山水水泥大股東天瑞集團通過中國債券信息網發布公告,并稱“山水水泥發出清盤公告并未召開股東大會也未經主要股東同意,公司不同意這種做法”。
11月13日,山水水泥大股東天瑞集團通過中國債券信息網發布公告,并稱“山水水泥發出清盤公告并未召開股東大會也未經主要股東同意,公司不同意這種做法”。
在子公司山東山水水泥集團(以下簡稱“山東山水”)20億超短融違約后,為應對交叉違約等后續事件,山水水泥提交清盤呈請,但事情卻并未因此結束。
11月13日,山水水泥大股東天瑞集團通過中國債券信息網發布公告,并稱“山水水泥發出清盤公告并未召開股東大會也未經主要股東同意,公司不同意這種做法”。
事實上,一位知情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在10月29日面對香港法院的質詢時,山水水泥實際控制人張才奎、張斌父子還表示對到期債務有償還能力。 不過,11月11日,山水水泥發布公告稱,董事會已得出結論,將無法于12日或該日之前取得足夠資金以償付境內債務。并肯定11月12日就境內債務發生違約。
這筆已經到期違約的超短期融資券,總額為20億元。該筆債務的典型性在于,它有可能成為國內首只違約的超短期融資券。
而讓天瑞集團“惱火”的是,本周三(11月11日),山水水泥在公告中還稱,將向開曼法院提交清盤申請,申請委任臨時清算人。
在公司二股東山水投資一位高管看來,山水水泥意在采取“破釜沉舟”之舉逼退現任第一大股東天瑞集團的步步緊逼,以及山水投資高管接二連三發起的各項針對張才奎父子的訴訟。
今年4月初,天瑞集團方面通過香港股票市場,持有山水水泥股份由10.51%增至28.16%,取代山水投資成為其第一大股東。目前,山水水泥的股權結構是,原第一大股東山水投資退居二股東位置,持有公司25.09%股權;亞洲水泥和中國建材為第三、四大股東,持股比例分別為20.96%、16.67%。
6月份以來,新晉大股東天瑞集團屢次提出重組董事會,罷免現有全體董事,并委任其提名的多名董事。相關議案在兩次股東特別大會中,皆被否決或部分否決。
就在一個月之前(10月13日)召開的股東特別大會上,天瑞集團方面曾第二次謀求撤換全部山水水泥現任董事。 不過,天瑞方面提交的罷免和董事提名議案被山水水泥以“未能在所需時間內,收到書面通知”為由拒之門外,所有議案未能在股東大會上進行表決,天瑞代表憤然離場。
而作為山水水泥第二大股東的山水投資,目前多數股份已經由香港高等法院指定第三方接管和維權人士持有,在上述股東大會中樣被認為投票資格存在異議而否定了其投票權。 也就是說,目前,山水水泥的董事會為中建材、亞洲水泥以及張才奎父子的代表所占據,上述對山水水泥進行清算以及債務重組決定也來自上述三方代表所構成的董事會。
然而,就如中誠信國際在11月9日相關公告中所稱,目前山水水泥控制權紛爭仍未解決,已經影響到全資子公司山東山水業務和財務運作的正常進行。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山東山水20億元超短期融資債券11月12日兌付日之前,山水水泥于11月11日早晨就確定該債券違約。
在一位與山水水泥有關聯的人士看來,“20億超短融債務,對山東山水來講,只占總資產的約1/15,從當前的負債率來看,公司完全具有償還能力。” 記者獲取的山東山水2015年三季度合并財務報表顯示,該公司當期負債合計193.98億元,公司資產總計335.09億元,負債率為57.89%。
山水投資一位高管則向《每日經濟新聞》表示,在此次違約事件中,人為因素明顯要大于市場等因素,至于清算申請,“現在我們也在咨詢法律意見”。
不過,在全資子公司山東山水債務壓頂的形勢下,外部融資受阻的山水水泥,也開始寄望大股東天瑞融資。 山水水泥在公告中稱:“天瑞提出協助本公司取得融資,但前提是需要撤換現屆董事會,以及天瑞的被提名人或委派加入董事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山水水泥將于11月25日再次召開股東特別大會,以考慮天瑞方面提出的決議案。在該次會議上,山水水泥將討論罷免8位現任董事的議案。
然而,在又一次股東特別大會召開之前,深陷債市違約的山水水泥,再遭雪上加霜,債主們已經主動上門討債。 11月12日,山水水泥在公告稱,中國建設銀行(亞洲)要求公司香港附屬公司中國先鋒水泥(香港)有限公司立即償還一筆5000萬美元(折合人民幣約3.15億元)的離岸貸款,并表明或采取法律行動;招商銀行要求山東山水立即償還余額4.94億元人民幣的循環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