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和尚一路上經歷了很多女人的糾纏,較早的有女兒國,后期有盤絲洞。和尚,你又在與哪個女人糾纏?”……這不是神話故事,這是券商研報的標題。
不得不承認,過去幾年,券商研究員在研報標題上頗費苦心,“政策名詞”、“網絡熱詞”統統拿來、擬作標題樂此不疲。
今日民生證券李少君發布名為《和尚,你又在與哪個女人糾纏?》策略報告,起的標題讓人捧腹大笑。研報正文中重申911中級反彈還沒有結束,建議投資者關注從券商向地產、軍工、有色等藍籌且具有催化預期的板塊切換的可能。
民生證券李少君指出,股市流動性供給受整體市場流動性影響(貨幣政策),也受到大類資產配置結構的影響(風險偏好)。央行10月雙降后,全面寬松預期暫時兌現,股市的流動性主邏輯暫時從央行全面寬松預期切換到股債輪動帶來的結構性寬松預期。彼時,“兌現壓力”這個詞就像套在猴子頭上的鐵圈,雖然老和尚沒有念,但想起來也會不免心慌慌。債市、股市。
李少君認為,911中級反彈還沒有結束,所以雖然不是剛剛收服了孫猴子,但也絕對不是抵達了盤絲洞。也許,還是在女兒國周圍晃悠吧。
投資機會方面,他表示,藍籌搭臺、主題伴奏、成長唱戲的結構不會變,但藍籌個別領域可能出現交易性機會,帶動上證進入3800~4200區間,成長領跑地位中長期不變,創業板看到3000點。
附研報全文:
我們8月份開始已經從流動性、風險溢價、管理思路三個維度率先對股市【911中級反彈】邏輯進行分析和跟蹤,絮絮叨叨千百遍之后,市場如約按照我們的邏輯和預測演進,【中級反彈】也成為當前的流行詞匯。
當前,【911中級反彈】走到了哪一站?有哪些新的因素加入?本文嘗試從時下的流行詞匯“股債輪動”和“內外聯動”兩個視角進行跟您聊上五毛錢兒的。
股債輪動的邏輯正是對流動性和風險溢價這兩大跟蹤指標的另一個維度,【911中級反彈】新故事不乏、新事故不斷,且聽分解。
盡管銀行間短端利率還在往下,國債和信用債已經出現了階段性頂部信號,市場都在討論,債市的短期調整有多短,由此產生的股債輪動有多長。 股市流動性供給受整體市場流動性影響(貨幣政策),也受到大類資產配置結構的影響(風險偏好)。央行10月雙降后,全面寬松預期暫時兌現,股市的流動性主邏輯暫時從央行全面寬松預期切換到股債輪動帶來的結構性寬松預期。
彼時,“兌現壓力”這個詞就像套在猴子頭上的鐵圈,雖然老和尚沒有念,但想起來也會不免心慌慌。債市、股市,莫不如是。
只不過,債市的猴子先尿了褲子。
回到上面的問題:債市調整有多短,由此產生的股債輪動有多長?股市的猴子會不會尿褲子? 先看債市收益率反彈的動力。觀察過去一個月的全球債市,中國債市首先是全球債市調整的映射,10月美國非農公布前夕,市場普遍預測10月就業超預期,12月加息預期驟升,全球發達國家主權債券收益率指數在11月4日開始犀利反彈,即便如此,6日公布的非農數據依然遠超市場預期,包括中國債市在內的全球債市收益率繼續反彈。
好了,故事講到這,和尚已經不開心了。更何況旁邊的二師弟又加了點小事故“師傅,大師兄又把人家已經嚇跑姑娘打死了!” IPO來了,股和債誰更害怕?這句話激怒了和尚,“潑猴!”已經不再叫他“悟空”。
至少消息公布后的市場反應看,債市更害怕。上周五,IPO恢復的消息公開后,本周一債市加速下挫,股市反應相對平淡。一方面,盡管有申購制度的調整,IPO重啟后帶來的資金凍結依然會擾動貨幣市場利率;另一方面,打新相關的類固定收益策略對于債市將產生一定擠出效應。當然,這些因素的實質影響相對有限,在長期債牛中積累的大量浮盈的后,IPO對于債市投資者的心理影響遠大于實際。
那么,下一個問題是,因此,至少在12月以前,全球市場對于美聯儲加息的擔憂還在、IPO重啟的心理影響還在,債市四季度調整的基調可能并未扭轉,至少,我們還看不到債市企穩上行(收益率下行)的趨勢,自然,股債的輪動也沒有結束。當然,這個結論的時點,后文會做修正,畢竟新故事不乏,新事故不斷。
當然,一旦12月加息引發全球系統性風險上升,一切風險資產都將受波及,至于股債誰將率先走出國際陰影,那是我們12月要回答的問題。這種情況,作為所謂的“黑天鵝”,我們本文姑且不議也罷。
剛說過,新事故不乏。這不,又冒出來一個SDR的事情。在這里,我們先拋出結論“SDR無論加入與否,對市場的短期影響,都是心動更多一點”。
原因呢?市場不乏這樣的預期:無論能否成功加入SDR,在決定作出之后,可能都會有貶值預期流行。我們不糾結于這種預期的邏輯,但預期在,我們如何看?
既然有預期,那么市場自然也會反映這一預期,結論就是在SDR之前,可能會有壓力。時間上,如果按照市場普遍預計的11月底討論,那么市場可能會在11月下旬就體現出這種壓力。
壓力之后呢?也許美元加息會送給市場一臺冰箱,把鴨梨放進冰箱。
這個邏輯也很簡單,細數歷史,兌現之后往往是會向反方向變動。換句話說,現在位于接近100點高位的美元指數,很有可能在宣布加息之后的某一個時點,表現出階段性的回落。那么隨著一聲“和尚,有你的快遞”,這臺冰箱到貨了。
所以,針對外部因素,SDR可能會在11月下旬給市場帶來向下調整的壓力,而美元加息,反而會在市場調整中,形成上行的催化。
講到這,和尚的經也念得差不多了,“潑猴”終歸是要回歸到“悟空”。話說回來,也就是還要看國內的情況,展望一下16年,一季度往往是流動性充裕的好時機,開工呢,過完春節,結束了北國冰封天寒地凍之后才能迎來高峰,股市的流動性在那個時候之前,也不會出現內生性缺失(不包含不可測的外部風險,既然不可測,也就說不出來。)
結論呢?我們【911中級反彈】還沒有結束,所以雖然不是剛剛收服了孫猴子,但也絕對不是抵達了盤絲洞。也許,還是在女兒國周圍晃悠吧。 最后,再次重申我們10月26日電話會議的觀點,藍籌搭臺、主題伴奏、成長唱戲的結構不會變,但藍籌個別領域(關注從券商向地產、軍工、有色等藍籌且具有催化預期的板塊切換的可能)可能出現交易性機會,帶動上證進入3800~4200區間,成長領跑地位中長期不變(創業板看到3000).
有沒有特別要注意的東西?有,當我們開始關注藍籌的上行時,大家注意,我們10.24日給出3800-4200點的滬市上行區間后不久,恰逢藍籌啟動,市場也在較短時間內試圖沖擊3700點,較我們10.24日喊出3800-4200時上行10%。
那么,現在我們怎么看呢?什么時候我們會上調3800-4200的判斷?
我們一直在跟蹤資金流動,每周我們有資金監測周報,從近期情況來看,增量資金仍不明顯,且證券保證金和滬股通未出現持續流入,反而不乏周度流出,所以,這種情況下,我們暫不準備上調。畢竟當前市場運行的核心驅動因素之一還是增量資金。
什么情況下會上調?證券保證金周凈流入維持在300億元左右。
為什么?這是14年7月份的均值下沿。
哦,想起來那個老烏龜了。以為取到真經了,結果劇情扭轉,再經歷一難,不過,不影響最終修成正果。
【近期兩個月觀點回溯】:
11.06【當中級反彈遇見IPO,改變的,只是節奏】過去三天高燒式中級反彈短期將有所降溫,IPO重啟需要時間消化、第二波反彈獲利需要消化;我們對中級反彈中期邏輯觀點維持不變。
11.05【中級反彈第二波突襲】報告:維持10.26判斷,靠近3500點,市場再次躁動,未來數日波動性上升,小步慢牛節奏暫時打破。
10.29【11月行業配置報告】報告:建議投資者重點關注金融行業的交易性機會,尤其是券商。
10.26【中級反彈這一仗怎么打?】電話會議:對藍籌比前期更樂觀,藍籌搭臺、主題伴奏、成長唱戲的結構不會變,但藍籌個別領域可能出現交易性機會,帶動上證進入3800~4200區間,成長領跑地位中長期不變(創業板看到3000).
10.13【中級反彈:來了,然后呢?】報告:結構上,堅持“穩增長搭臺、主題伴奏、成長唱戲”;節奏上,把握加息前的重要窗口期,搶反彈要趁早。
9.29【“911-雙十二”中級反彈到了嗎?】報告:流動性、穩增長、管理思路三大中級反彈邏輯均在證真中。
9.9【為何堅定911-雙12中級反彈起點?】報告:穩增長將開啟中級反彈序幕:藍籌搭臺、主題活躍、成長唱戲。密切關注流動性、穩增長、管理思路三個觀測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