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湖北全省服務外包執行額達7.9億美元,同比增長33.8%。全省新增服務外包企業119家,累計達745家,增長21%。新增大學生(含大專)就業5.9萬人,累計達30萬人。
面對“互聯網+”浪潮來襲,互聯網技術對服務外包將帶來怎樣的影響?中國服務外包發展論壇近日在武漢舉行,多位行業專家為服務外包產業未來的發展探尋新出路。
自2009年獲批為中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以來,武漢已成為中國軟件及服務外包業增長最快、集聚度最高的城市之一。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湖北全省服務外包執行額達7.9億美元,同比增長33.8%。全省新增服務外包企業119家,累計達745家,增長21%。新增大學生(含大專)就業5.9萬人,累計達30萬人。
在“互聯網+”的驅動下,武漢軟件行業將步入轉型期,技術創新、產業形態和競爭格局正在重新建構。“走出去”與“請進來”將成為武漢服務外包產業轉型的重要戰略。
“十二五”期間,武漢服務外包產業年收入和離岸服務外包合同執行額均翻了近兩番,分別突破1000億元和5億美元。通過省級、市級、區級外包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給予武漢市服務外包企業支持達3億元。
武漢服務外包產業現集群化發展,已形成以光谷軟件園和武漢軟件新城等專業園區為核心的產業集聚地,全市90%以上的服務外包企業集聚于此。其中,光谷軟件園入駐服務外包企業130家,吸納就業人員3萬余人,年產值約30億元,武漢軟件新城項目于2012年啟動,占地3.4平方公里,預計建成后年產值將超過500億元,可創造10萬個就業崗位,并帶動關聯行業80萬人就業。
“十三五”期間,武漢將力爭在新興科技產業、文化創意、金融等領域服務外包業務實現較大突破。到2020年,全市服務外包合同執行額超過20億美元,年均增幅超過10%。其中,離岸服務外包合同執行額超過10億美元;形成一批核心競爭力強、企業規模大、在國內外市場有較大影響的龍頭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