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消息,昨日,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發布了“網絡外賣訂餐消費調查與評議”,調查了9大外賣平臺100家餐廳,結果只有19家證照與實際相符, “餓了么”證照符合率為0%。
11月13日消息,昨日,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發布了“網絡外賣訂餐消費調查與評議”,調查了9大外賣平臺100家餐廳,結果只有19家證照與實際相符, “餓了么”證照符合率為0%。
上海市消保委組織志愿者對“餓了么”、“美團外賣”等9家平臺上共計100家餐廳進行訂餐消費體驗。發現在100家餐廳中,僅39家餐廳在平臺上同時公示了可辨識的營業執照和餐飲服務許可證等資質證明圖片。其中僅有19家餐廳的證照信息與入網餐廳的實際經營主體相符,外賣巨無霸“餓了么”證照符合率為0%。
除了無證和證照不符外,志愿者實地體察發現,有些入網餐廳實際為無堂吃、僅制作外賣的作坊,餐品加工的衛生條件較差。
體察還發現,外賣餐廳不開發票是常態,僅11%的餐廳提供了發票,且其中1家餐廳提供的發票開票單位與入網餐廳并非同一家。有些餐廳在網上明確注明可提供發票,但即便消費者主動索要,仍未提供發票。更有餐廳在網站上明示不提供發票或滿足一定條件才能提供發票。
針對網絡外賣訂餐平臺存在的問題,上海市消保委向“美團外賣”、“餓了么”等9家平臺發出督促改進函。 消保委秘書長陶愛蓮指出,外賣平臺應加強主體責任,監管部門應加強監管力度,消費者應留意網絡外賣餐廳資質。
昨日,在場的第三方外賣平臺回應,他們都有自己的審查機制,但是鑒別假證能力有限,將會積極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