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消息,針對第三方網店賣家身份隱藏、逃避懲罰等問題,北京市工商局相關負責人透露,將在年底前投入運行“全國第三方網絡交易平臺監管系統”,整合企業注冊信息、網店(經營者)主體信息和網絡公共信息,獲取、校驗網店(經營者)的真實身份,并以多種形式向社會進行公示,以便于社會各界進行在線查詢。
11月13日消息,針對第三方網店賣家身份隱藏、逃避懲罰等問題,北京市工商局相關負責人透露,將在年底前投入運行“全國第三方網絡交易平臺監管系統”,整合企業注冊信息、網店(經營者)主體信息和網絡公共信息,獲取、校驗網店(經營者)的真實身份,并以多種形式向社會進行公示,以便于社會各界進行在線查詢。
據介紹,系統還將實行網絡交易剛性失信懲戒。監管系統與第三方網絡交易平臺進行直接關聯,待國家工商總局頒布“網絡交易失信懲戒管理規章”之后,對網絡嚴重違法經營者實施全網范圍的限期市場禁入。
此前,消費者在網購過程中時常出現糾紛,但賣家提供的地址僅為收獲地址,若消費者以此到行政部門投訴,可能會面臨無法查詢到商家的問題。
據了解,之前解決上述糾紛時,所依據的是《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44條,在找不到賣家的情況下向交易平臺索賠。該條規定:“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不能提供銷售者或者服務者的真實名稱、地址和有效聯系方式的,消費者也可以向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要求賠償;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作出更有利于消費者的承諾的,應當履行承諾。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賠償后,有權向銷售者或者服務者追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