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中央花城有套房子,130方的戶型,原來掛牌340多萬元,已經有意向的客戶了,結果新地王出來后,業主打電話給我,讓我把房源給撤了下來,暫時不打算賣了。”都市房網新都花園店的經紀人小萇對此很是無奈。
“前幾天中央花城有套房子,130方的戶型,原來掛牌340多萬元,已經有意向的客戶了,結果新地王出來后,業主打電話給我,讓我把房源給撤了下來,暫時不打算賣了。”都市房網新都花園店的經紀人小萇對此很是無奈。
小萇的遭遇僅僅只是近段杭州(樓盤) 濱江樓市的一個縮影。在10月最后一周,連續拍出兩塊高價地后,濱江區的房價迎來了集中式的爆發!11月的第一周,捂盤、封盤等“惜售”的現象大面積在新房和二手房市場鋪開,動輒上漲10萬元的情況屢見不鮮。從東面的奧體,到西面的一橋南板塊,“漲聲”幾乎覆蓋了整個濱江樓市。
高價地一出爐,在售項目紛紛提價新房市場上,位于奧體的綠地旭輝城是受高價地影響最大的項目之一,在土地拍賣會結束的當天,即對外放出了封盤的消息,并直言不諱通告稱,封盤的原因是濱江區的市場環境出現了重大變化。
盡管封盤的時間只有11月1日短短的一天,但封盤帶來的價格提升卻是巨大的:綠地旭輝城的89方BS戶型在封盤的第二天總價幾乎全部提升了約10萬元,折合到單價,提升了大約1000元/方!
不久前首開的錢塘玫瑰灣則是又一個受到高地價影響的項目。筆者從該樓盤銷售處了解到,即將入市的五號樓,78方起價也要139萬,折后成單價接近要1.8萬元/方,這個價格幾乎和首開時1號樓的90方均價持平。除上述兩盤外,在進入11月以后,包括觀邸國際、鉑金名筑、世茂之西湖、銀杏匯等在內的多個濱江區主要在售項目價格出現變動,成交均價普遍上漲了1-2千元/方不等。
筆者總結了幾家中介門店的情況發現,今年以來,濱江區沿江一帶的房價普遍上漲了10-20萬不等。
消費者愿為上漲中的濱江房價埋單么? 在這一波地價效應之后,濱江房價還會繼續上漲么?
在業內專家看來,這個可能性并不能被排除,而且出現的幾率很高。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濱江區的供求比為0.597,在主城六個區中,僅大于寸土寸金的下城區,呈現明顯的供不應求。另外,根據杭州我愛我家市場研究中心統計顯示:今年1-10月,濱江區房屋租賃價格同比上漲了10%左右,這樣的租金漲幅水平,已經遠遠超過了房價。
有關人士在高地價誕生伊始就指出,濱江區這一輪土地出讓的成交價格整體偏高,這給項目的開發造成了很大的壓力,不過前景還是不錯的,因為區域的特殊性給了它們很好的安全支撐。他說:“除了良性的供求關系外,今年錢江南岸地區的利好消息不斷,先是G20峰會,后有亞運會,由這兩大事件帶動,濱江區的基礎設施建設有望在未來的幾年時間里再上一個臺階,這對于區域后續無論是價格還是價值的提升都是很有幫助的。”
那么消費者是否愿為上漲中的濱江房價埋單呢?
從短期看,這個答案似乎是否定的。數據顯示,11月2日-11月8日,也就是高地價效應直接影響的這一周,濱江區住宅銷售同比上周下降了近一半。在21世紀不動產濱文路店,一位沈姓的準購房者說:“現在都什么時代了,買房子還用搶么?如果漲價超過了心理預期那就不買唄,又不是說不買這里的房子其他地方買不到了。”
這或許也說明了,消費者對于價格的預期正愈發的理性,其對區域價格是否認同更多的是和區域整體的發展現狀和前景相關的,在上述條件未明朗前,僅憑一輪土地拍賣就讓其接受全新的房價體系,難度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