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法國巴黎市中心發生多起槍擊爆炸事件,造成超過150人死亡,200多人受傷。對此,有機構分析師及分析師認為,這一慘劇可能導致避險情緒升溫,A股市場波動加大。
11月13日,法國巴黎市中心發生多起槍擊爆炸事件,造成超過150人死亡,200多人受傷。對此,有機構分析師及分析師認為,這一慘劇可能導致避險情緒升溫,A股市場波動加大。
民生證券研究院執行院長管清友稱,“法國版911”是個大事件,國際局勢和世界經濟因此或大改變,大國聯合反恐,局部戰爭或擴大。
管清友認為,本次巴黎恐怖襲擊或導致歐洲經濟或再次陷入谷底,歐洲經濟或再次陷入谷底,航空、旅游行業首當其沖,避險情緒上升。美元美債黃金等避險資產可能出現同漲的局面,而新興市場等風險資產或遭到拋售。避險資產的黃金或有短暫的交易性機會。
同時,民生證券認為,此事件對A股影響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其一、短期美國國債受到投資者追捧,將使得中美利差趨于擴大,有利于減緩中國資本外流壓力;其二、投資者對于美元資產追逐將使得美元走強,人民幣匯率貶值壓力有所增加。11月底人民幣加入SDR評估結果有望公布,市場普遍預期在此之前人民幣將保持堅挺。
民生證券指出,受此次法國恐怖襲擊事件影響,市場波動將會加大。
安信證券則指出,巴黎恐怖事件將近一步提升安防安保行業的戰略重要性,全球持續加大安防安保投入迫在眉睫,不僅僅是硬件上的投入,更重要的是基于安防運營的整體解決方案的投入,基于智能視頻分析的安防運營提前防護,基于報警運營的一站式服務,從機場開始到重要場所的一條龍安保安檢服務,以及規模化、多區域協同性的配合服務,全球安全對全球安防龍頭的投入及依賴會持續提升。
民生證券研究院點評如下:
1、全球文明沖突的又一個傷疤,但不是終點,而是起點。亨廷頓在上世紀末做出的論斷正在成為現實,文明沖突逐步取代種族沖突和國家沖突成為地球上最危險的震源。這種趨勢不可逆轉,因為人口此消彼長的趨勢不可逆轉。一方面是人口增長的差別。率先躋身發達國家的西方文明人口已經開始負增長,而穆斯林人口正在以三倍于非穆斯林人口的生育率增加,他們在法國等歐洲國家的占比很快會超過10%,在俄羅斯的占比已經接近20%。另一方面是人口結構的差別,在歐洲,穆斯林人口的年齡中位數比非穆斯林人口年輕8歲,而年輕人是經濟下行時期最容易受沖擊的群體,歐洲的青年失業率數倍于整體失業率,個別國家超過50%,而他們當中大多數是穆斯林,這意味著什么?想想阿拉伯之春吧。
2、全球政治合作的又一個催化劑,沒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歐洲受傷之后,急需要尋找安全感。一方面是與傳統的盟友美國進一步加強合作,美國領銜的全球反恐陣營將更加強硬。另一方面歐洲和俄羅斯之間或有重新合作的可能,俄羅斯目前的穆斯林人口占比最高,之前又飽受歐美經濟制裁的折磨,也存在合作的動力。對中國來說,走出去過程中必然對歐美主導的格局產生沖擊,但借助反恐這樣的共同利益點,或可以尋找新的合作空間:一是加強與歐美之間的經濟合作,參與歐美的基礎設施建設與更新(比如英國的高鐵),輸出過剩產能,同時以市場換取現在經濟轉型亟需的高端技術,二是抓住機會建立負責任大國形象、提升在主要國際組織和金融機構中的話語權,對沖TPP+TTIP的不利影響。
3、全球經濟復蘇的又一個絆腳石,我們從來就沒有進入后危機時代。暴恐事件也和經濟因素的催化脫不了干系。2008年金融危機分為三波,第一波在中心國家美國,第二波在歐洲,第三波在新興市場。美國憑借美元的霸權地位向全球輸出低利率和低匯率,率先實現復蘇(盡管還不穩固,但相對是最好),但對歐洲和新興市場來說,危機還遠遠沒有結束。
(1)對歐洲來說,財政與貨幣的矛盾沒有解決。貨幣是統一的,但財政還無法完全統一。當財政出問題時,貨幣政策無法提供充足的子彈。這導致經濟下行期的去杠桿只能依靠緊縮財政,而這必然沖擊就業。根據歐洲兩位學者的研究,財政整頓/GDP的比率超過2%會導致暴亂激增,歐洲大部分國家已經超過這個警戒線。
(2)對新興市場來說,貶值與資本外流的矛盾還沒有解決。過去幾年新興市場依靠全球央行寬松帶來的資本流入和需求擴張過了幾年好日子,但美聯儲加息是大勢所趨,美元流動性將隨著美元債務的償還逐步消失,新興市場貨幣將加速貶值,這雖然有助于恢復出口競爭力,但短期來看,很多國家會扛不住資本外流的壓力,尤其是在暴恐事件頻發的避險時代。
(3)不管是財政緊縮還是資本外流,經濟動蕩永遠都是社會動蕩的震源。
4、全球金融市場的又一顆炸彈,全面開啟避險模式。波動率上升是今年全球市場今年最重要的變化,VIX指數數度恢復到危機水平,而暴恐事件無疑會加劇全球市場的避險情緒,美元美債黃金等避險資產可能出現同漲的局面,而新興市場等風險資產或遭到拋售。具體來說,歐洲經濟短暫的復蘇或因此夭折,歐央行加大寬松(降息+QE)、歐元貶值是必然趨勢,疊加美聯儲加息預期的催化,勢必導致美元指數繼續強勢,美元美債同漲的避險模式將會開啟。對大宗商品來說,美元升值、全球經濟疲弱、中國經濟輕資產化的背景下,熊市還看不到終點,但作為避險資產的黃金或有短暫的交易性機會。
5、中國經濟換擋的又一個風險,但也是機遇。理論上講,暴恐事件可能加劇全球的信用收縮,對中國的負面影響居多。首先是資本外流的風險,今年以來的大幅貿易順差和資本賬戶逆差并存,表明私人部門結匯的意愿越來越弱,人民幣的貶值預期已經形成,全球避險情緒無疑會加劇美元升值預期和人民幣貶值預期,“借美元投人民幣”的模式可能將向“借人民幣投美元”轉變。其次是貿易萎縮的風險,除了全球需求受到沖擊,還可能導致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被動升值(對美元貶,對其他貨幣升),擠壓出口。
但在實際運行中,這可能給中國加快政策調整與改革轉型提供機會。一是央行的貨幣寬松或因此加快,外匯占款下滑將加快央行降準的步伐,雖然人民幣兌美元有貶值壓力,但央行可以通過外匯干預和加強資本管制維穩。二是暴恐時代的來臨可能會延緩私人資產轉移和海外消費的趨勢,短期的替代效應可以對內需帶來支撐,也為改革贏得時間。三是前面提到的,中國可以借機拓展國際合作的空間,加快產能輸出,提示國際話語權,對沖全球貿易再平衡的不利影響。
民生策略點評(摘要)如下:
1、法國13日晚間遭遇的恐怖襲擊,投資者對國際安全局勢的擔憂將加劇,區域間的資本流動將會加劇,國際資本市場短期震蕩將加劇。避險情緒快速升溫下,風險資產拋售壓力增大,整體承壓,尤其是歐洲股市表現將更為明顯,短期美國國債、黃金等避險資產或受到投資者的追捧。
2、對A股影響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其一、短期美國國債受到投資者追捧,將使得中美利差趨于擴大,有利于減緩中國資本外流壓力;其二、投資者對于美元資產追逐將使得美元走強,人民幣匯率貶值壓力有所增加。11月底人民幣加入SDR評估結果有望公布,市場普遍預期在此之前人民幣將保持堅挺。從拉加德支持人民幣應成為加入SDR籃子的第五種貨幣的聲明來看,中國順利加入SDR將是大概率事件,在短期將有助于提升投資者對于人民幣的信心。綜合來看,法國恐怖襲擊事件對于國內市場實際影響偏中性。
3、回顧歷史,美國911恐怖襲擊事件對于A股影響也不明顯。9月12日,上證收盤較前日微跌0.6%(由于911發生時,中國處于晚間,因此對A股影響應該從9月12日走勢看),美股在911之后急速的下跌和隨后的上漲沒有明顯影響中國股市的走勢。考慮到當前A股市場正處于回調過程中,可能受國際資本市場風險資產拋售壓力加大影響,市場波動將會有所加大。
4、我們重申“911中級反彈”尚未結束,穩增長加碼、流動性改善和管理思路變化三大邏輯繼續發力,市場調整后將重回反彈深化進程中來。從穩增長看,財政支出將進一步擴大,發改委12日表示,11大工程包在順利推進,預計四季度仍然會加大投資力度;從大小流動性看, CPI與PPI剪刀差的擴大提高寬松貨幣預期,股市兩融資金回升,市場風險偏好上升;從管理思路看,習主席50天內5談股市、13日證監會副主席涉嫌嚴重違紀被查,兩融杠桿比率的下調等均將有利于提振投資者對于A股市場中長期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