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加息成"萬惡之源":美元一枝獨秀商品夢回2009】在過去一周,主要的大宗商品都出現了明顯下跌,基本都跌回了2009年的時候,股市同樣大跌,非美貨幣的走勢也持續受到抑制,盡管有評論將鍋甩向中國經濟減速,但歸根結底還是因為美聯儲要加息了。
在過去一周,主要的大宗商品都出現了明顯下跌,基本都跌回了2009年的時候,股市同樣大跌,非美貨幣的走勢也持續受到抑制,盡管有評論將鍋甩向中國經濟減速,但歸根結底還是因為美聯儲要加息了。
商品夢回2009
過去一周對大宗商品來說毫無疑問是極其灰暗的一周,不管是貴金屬還是賤金屬還是石油,幾乎所有的主要大宗商品都回到了2009年的時候,甚至更為慘烈。
彭博的工業金屬分類指數跌至2009年3月以來最低,該指數今年累計下跌了26%,有可能連續第三年下跌,為1998年以來最長連年下跌。彭博貴金屬指數跌至六年低點。
市場具體情況如下:
有關此輪大跌的原因,高盛表示來自中國。
高盛稱,金屬價格的波動是由中國經濟的放緩導致的,美元持續走強促使礦業企業包括嘉能可和美國鋁業公司在今年降低金屬產能。倫敦銅期貨價格可能連續5周下跌,正在接近6年來低價。中國,作為全球金屬需求大國,10月分對金屬的需求量再次下滑。
只有中國的需求量顯著增加才可能使金屬市場例如銅和鋁達到平衡。因為目前金屬供應在持續增加,而中國的需求卻在不斷減少,因此金屬市場仍然是供大于求的局面。
不過Wells Capital Management首席投資策略師Jim Paulsen表示,
商品新一輪的下跌是因為我們對美聯儲加息預期的快速轉變。利率提高增加了經濟增長放緩和美元走強的可能性,這對大宗商品是不利的看,更何況當下全球經濟增長仍十分疲軟。
美元指數一枝獨秀不懼數據威脅
美聯儲主席耶倫在9月、10月以及11月對加息一事的表態似乎成了美元走勢的“免死金牌”,市場對美聯儲12月加息的預期飆升,即使數據不佳也未能令美元出現非常明顯的跌勢。
11月13日公布的美國零售銷售和PPI均表現不甚理想,尤其消費支出占到美國GDP的70%,零售銷售不佳就可能拖累美國GDP。但美元在小幅跳水之后迅速反彈,完全不懼數據的劣勢。
目前市場對美聯儲12月加息的預期仍然處在較高的位置,美國聯邦基金利率期貨價格所反應的加息概率顯示,交易員們認為,美聯儲12月加息的可能性為66%.
《華爾街日報》11月6-11日對63位商界和學界的經濟學家所做調查顯示,高達92%的受訪者認為,美聯儲會在12月15-16日的會議上決定加息。
同時,其他發達國家不是經濟復蘇仍然較為乏力,就是有“其他原因”無法加息,美聯儲如此肯定的宣布加息,不免給其他的國家經濟造成壓力,因而造就了美元一枝獨秀的走勢。
歐元
歐元近期兌美元的走勢可謂是“一再避讓”,在美聯儲宣布要加息的同時,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基卻一再重申歐洲央行考慮降息或進一步擴大QE,這勢必將進一步打壓歐元。而周內公布的歐元區GDP不及預期,進一步加大了歐洲央行降息的可能性。
數據顯示,第三季度歐元區19國GDP增長0.3%,相較此前一季度的0.4%增速有所下降,兩大經濟體德國與法國第三季度的GDP增速均為0.3%。
但由于德國依賴出口,而全球需求下降,對其經濟造成了一定沖擊,法國雖然有所好轉,但巴黎的襲擊事件令其關閉娛樂場所,民眾若為了安全減少出行消費,也將對法國的短期經濟造成沖擊。
ABN Amro銀行的宏觀經濟研究主管Nick Kounis表示:
此次GDP數據低于預期將進一步增加歐洲央行在12月會議上出臺進一步貨幣提振政策的可能性。
日元
日本央行官員以及政府官員此前堅決的表示,日本經濟以及通脹的情況運行良好,短期之內不會考慮進一步擴大QQE,因為那會對日本民眾的財富造成傷害。然而經濟學家們表示,日元的走勢可能會迫使日本央行擴大QQE.
摩根大通公司經濟學家菅野雅明(masaaki kanno)表示,很顯然下一個觸發因素將是日元,而不只是實現通脹目標的時間延遲,如果日元明顯走強,就會促使黑田東彥采取行動.
匯豐控股(HSBC Holdings Plc)和摩根大通(JPMorgan)預期,如果日元升值至115,那么日本央行擴大寬松政策的概率就會上升。三井住友信托銀行(Sumitomo Mitsui Trust Bank Ltd.)指出,日元兌美元匯率朝著110攀升可能會促使日本央行采取行動。
瑞銀集團和三菱東京UFJ銀行的經濟學家認為,日本經濟基本面仍然是促使日本央行采取行動的主要觸發因素。另有一些經濟學家還認為,日本央行將會達到通脹目標,因為勞動力短缺將會推動薪資上漲,這種觀點與日本央行所持觀點一致。
過去半年時間里美日基本都維持在120附近,美聯儲加息再加上日本央行擴大QQE,美日仍有可能繼續上升。
澳元
澳元在過去一周中上升明顯,但澳元過往的走勢與銅、鐵礦石價格的關聯度可謂極其密切,隨著大宗商品的齊聲大跌,作為商品出口大國的澳大利亞,澳元短暫的好日子似乎也要到頭了。
倫敦宏觀貨幣的管理合伙人法靈頓(Farrington)表示,
大宗商品還會有一個巨大的下跌,所有的金屬和原油價格也會下跌,因此,澳大利亞的貿易將會繼續惡化;澳元在真正意義上觸底反彈之前,還需達到一個經典的周期性低點。
預計澳元兌美元將在2016年跌至0.60,但如果一如預期地上演類似于1990年代的周期,澳元兌美元的底部將是0.50而不是0.60,至少是58或者59美分。
而從技術面看,目前澳元的前景同樣并不樂觀。
英鎊
盡管英鎊在美元的各大貨幣兌中已屬走勢較為堅挺的,但是英國央行行長卡尼在最近一次的貨幣政策會議上暗示,在2016年四季度之前,英國央行或不會考慮加息。英鎊就此應聲下跌。
就此看來,即使美聯儲不在12月加息,美元仍然將維持強勢地位,若美聯儲真的在12月加息,美元漲勢必定勢不可擋,沖破100大關也是輕而易舉的事情。而在美元暴漲的背景下,不免讓人懷疑,下一輪全球危機是不是就要來了?
萬年背鍋俠中國
商品大跌之后高盛集團將鍋甩給中國,稱只有中國才能拯救金屬市場,那么中國目前的情況如何?
從周內公布的一系列數據看來,CPI和PPI“雙疲軟”,外商投資增速下滑,城鎮固定投資創新低,稍早的進出口同樣遜于預期,僅有零售銷售情況略好。另外,社會融資規模創15個月新低,或顯示出央行的降息的效用有限,年內央行寬松可能會轉向降準或者其他財政刺激手段。
中國股市方面,證監會考慮在年底重啟IPO,上周公布新的打新規則或利好藍籌股。中金公司稱,過去數年間打新的平均收益為681%,接下來保守估計打新收益仍有300%。
本周五的證監會例行記者會又一高官落馬,副主席姚剛成為證監會落網最高級別官員,證監會同時宣布提高融資保證金至100%,降杠桿之舉期望市場可以平穩發展。
中國的兩融業務近期再度攀升
另外,繼新三板之后,中國滬深交易所再度推出了“科創板”。
以上消息對中國股市均是利好消息,但若美聯儲加息,中國資本外流的壓力會進一步加大,勢必對中國經濟造成影響,從而施壓中國股市.
人民幣方面,美聯儲加息導致的資本外流,對人民幣貶值也造成壓力.
IMF主席拉加德在當地時間11月13日表示,IMF的工作人員認為,人民幣符合IMF的“自由使用”,建議將人民幣納入SDR.
拉加德對此表示了支持,并稱執行董事會將在11月30日召開會議,討論是否將人民幣納入SDR.
而根據之前的評論,目前中國為了爭取人民幣加入SDR,央行消耗了大量的外匯儲備對人民幣進行維穩。一旦人民幣加入SDR,央行可能會放棄維穩,人民幣可能進一步貶值。
如果美聯儲不加息,中國還有可能“拯救”市場,現在美聯儲要加息,中國前路也甚是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