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玩足球和牛奶 產業擴張還是投資?】在漫長的轉型之路上,房企不斷的給自己添加形形色色的角色,華夏幸福的轉型步伐則顯得十分迷幻。華夏幸福下一步會怎么走?或許其實際控制人王文學的動向更有說服力。中國經濟網記者聯系到華夏幸福董秘辦,對方工作人員卻回應稱,“收購黑牛食品是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的個人行為,公司并不是很清楚”。
在漫長的轉型之路上,房企不斷的給自己添加形形色色的角色,華夏幸福的轉型步伐則顯得十分迷幻。
去年年底,華夏幸福通過旗下子公司買入河北中基足球俱樂部,年初正式更名為河北華夏幸福足球俱樂部。邁入足球圈后,不差錢的華夏幸福就對球隊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造。效果立竿見影,雖然被“踢假球”緋聞纏身,但今年聯賽結束,這支中甲球隊還是成功沖入中超。
房企+足球俱樂部,這已經不是圈里的新聞,畢竟前有許家印的恒大,后有綠地收購上海申花。
今年三季報,華夏幸福宣布2015年1—9月華夏幸福銷售額共完成449.17億元,比2014年同期增長20%;2015年前三季度實現歸屬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37.63億元,同比大幅增長33.4%,凈利增幅高于業內同行,黑馬姿態絲毫不減。
華夏幸福下一步會怎么走?或許其實際控制人王文學的動向更有說服力。
黑牛食品11月6日公告稱,由于未能就關鍵交易條款與標的公司達成一致,公司前期籌劃的重大資產重組事項只得終止。在停牌期間,公司實際控制人林秀浩將其持有的5094.56萬股黑牛食品股份轉讓給西藏知合資本,占公司總股本的10.85%。轉讓價格為8.29元/股,轉讓價款合計4.22億元。
查詢發現,西藏知合資本的實際控制人正是華夏幸福董事長王文學。從熱門領域足球俱樂部到食品行業上市公司,有媒體開始猜測,“華夏幸福在走一條帶有許家印痕跡的產業擴張之路”。
中國經濟網記者聯系到華夏幸福董秘辦,對方工作人員卻回應稱,“收購黑牛食品是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的個人行為,公司并不是很清楚”。
一位行業分析人士則告訴中國經濟網記者,“黑牛食品重組失敗復牌后,連續5個漲停。顯然,資本市場是看中了王學文地產大佬的身份,以及引發對后市的一些列猜想。與其說是財務投資,不如說產業擴張更為中肯。”
足球俱樂部砸錢沖超
去年,做產業園區出身的華夏幸福也看中了足球俱樂部。
2014年年底,華夏幸福通過旗下全資子公司廊坊京御房地產收購河北中基足球俱樂部100%股權,并在年初將之更名為河北華夏幸福足球俱樂部。
在上市公司的總結中,把這個契機歸結于政策紅利。
在一份公告中,華夏幸福稱,彼時以相對低成本入主該中甲球隊,顯著受益于年初中央深改組通過的《中國足球改革總體方案》對足球乃至整個體育行業的改革。
其實,給予華夏幸福入主足球俱樂部更大的理由是“不差錢”。
收購河北中基后,華夏幸福就請來了塞爾維亞名帥安蒂奇。2013年安蒂奇曾經將山東魯能帶到中超亞軍的位置,最后離開中超。2015年新賽季開始后,他成為中甲這支球隊的主教練,并簽訂了三年的合同。
今年7月份,剛升上英超的沃特福德俱樂部收到了來自中國河北華夏幸福隊的一份報價,河北華夏幸福開價1000萬英鎊求購該隊前鋒伊哈洛。雖然交易并未成功,但華夏幸福的報價還是讓國內足球圈的小伙伴吃了一驚。
另外,在球隊獎勵機制上,河北華夏幸福也十分任性——單場贏球150萬,三連勝800萬。
華夏幸福俱樂部總經理葉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就曾說 “我只能夠說我們不缺錢,我們肯定會有大的投入,因為不投入肯定不行。”
隨著今年聯賽的結束,華夏幸福順利升級進入中超賽場。不過,在聯賽倒數第二輪,華夏幸福卻陷入了“踢假球”的輿論漩渦。
“踢假球”遭大連球迷舉報
10月17日,中甲第28輪華夏幸福對戰新疆天山雪豹,后者主力中甲“準金靴”達納拉赫賽前兩小時詐傷缺席比賽,成了整個事件的導火索。
據媒體報道稱,在事前的訓練中,達納拉赫并無任何不適。
賽后新聞發布會上,新疆隊主教練李軍透露,在賽前兩小時的準備會上,達納拉赫突然表示因傷不能上場。“教練組做了工作,但達納拉赫依舊堅持不上場,甚至穿上便裝拒絕當替補,這一變故徹底打亂了球隊的部署。”
當天,因實力懸殊再加上主力休賽,新疆天山雪豹以0:2告負,華夏幸福順利拿到3分。
次日,新疆隊工作人員帶達納拉赫去醫院驗傷,驗傷結果顯示后者并無新傷,并不影響比賽。10月20日,新疆隊發布公告,對達納拉赫處以“三停”的處罰。
中甲最后一輪,華夏幸福和大連一方為晉級做最后一搏。不過在賽前,大連球迷協召開新聞發布會,向國家體育總局局長劉鵬、公安部部長郭聲琨實名舉報華夏幸福足球俱樂部在中甲聯賽后期違紀違規并涉嫌違法。
據了解,律師康波以掌握的包括微信、錄音,相關當事人證言在內的多種線索,舉報華夏幸福俱樂部涉嫌違紀違法行為。
華夏幸福俱樂部回應稱,“腳正不怕鞋歪,清者自清,對該事件不加評論”。
在11月4日的收官戰中,華夏幸福最終2:0戰勝深圳宇恒,成功升級進入中超。不過,大連足球協會舉報“踢假球”一事,依然在發酵中。
出手黑牛食品僅為投資?
沖超成功后,華夏幸福貌似又看中了食品行業。
11月7日,已停牌43天的黑牛食品突然發公告稱,實際控制人變更。公告稱,林秀浩先生將其持有的 50,945,600 股黑牛食品股份轉讓給知合資本,占公司總股本的 10.85;轉讓價格為8.29 元/股,轉讓價款合計人民幣 422,120,686元。
公告還表示,本次轉讓后,知合資本合計持有的上市公司 50,945,600 股股份,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 10.85%;同時通過表決權委托的方式間接持有上市公司 89,054,400股股份,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 18.97%,即知合資本合計擁有權益的股份數量為140,000,000 股,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 29.82%,知合資本將成為公司擁有單一表決權的最大股東、王文學將成為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在隨后的一份公告里,黑牛食品稱,本次籌劃的重大資產重組事項為擬收購新疆亞中物流商務網絡有限責任公司。停牌期間,公司與交易對方、相關中介機構就本次重大資產重組所涉及的盡職調查、審計、評估等各項工作進行商談和準備,但未能完成核心條款確定與整
體方案設計;重組失敗并宣布復牌交易。
11月9日,黑牛食品復牌漲停;截至昨日收盤,黑牛食品已連續開出5個漲停板。
入主黑牛食品,是不是能說明華夏幸福在進行產業擴張?資本市場一位分析人士曾表示,任何企業跨界經營都需面對陌生領域的挑戰,知合資本可以利用黑牛食品在該領域的營銷網絡和產品優勢,進行更精準的投資運作。
華夏幸福董秘辦人士在接受采訪時也曾表示,華夏幸福暫時還沒有進軍食品飲料行業的計劃。
已公開消息還顯示,王文學控制的核心企業達14家,其中有眾多投資管理公司,以及兩家從事智慧城市業務的公司,尚未見其涉及食品飲料相關行業,知合控股的投資多涉及高新科技產業以及生物醫藥業。
恒大多元化是不是個好樣本?
房地產企業做食品,并不是什么新鮮事。如果一定要給王文學的產業布局找個范本的話,恒大或許更有參考價值。
去年8月,恒大成立恒大糧油,進軍食品行業之時,關于房企做糧油這個模式能不能成功的話題就曾引起過很大的爭議。
2014年恒大的年報數據顯示,飲用水、糧油、乳業、健康四大板塊上的總投入為64.2億元,其中2013年投資5.8億,2014年投入58.4億;但是這部分業績的總虧損約31億元。許家印也曾表示,繼續加大這幾項業務的投入
不過,雖然處于虧損狀態,但在訂貨和市場造勢方面,恒大卻是風頭不減。
2014年9月,恒大糧油、恒大乳業、恒大畜牧三大集團成立揭牌儀式暨恒大糧油集團全國訂貨會上,恒大方面稱創下全球最大規模,訂貨金額高達119億元,不少行業內人士花了好長時間來消化這一消息。
為什么有大批量的訂單,又有大規模的宣傳和投資,業績卻遲遲不見好轉呢?
早在恒大糧油成立之時,博弈智點策劃集團根據《三熱營銷模式》就分析認為:由于房地產行業和糧油行業存在產品不同、品牌定位和延伸、明星產品與核心賣點、價格體系、,營銷模式不同等問題,恒大糧油還長一段路要走。
“恒大第一沒有熱產品、第二沒有熱品牌、第三沒有熱模式,如果只是瘋狂砸錢、粗放經營,恒大糧油的成功一定是奇跡!”博弈智點策劃集團還得出這樣的結論。
對于恒大的多元化發展,也有媒體曾經質疑稱,“高舉高打,一味的砸錢宣傳,真的能打造出新的拳頭產業么?”
上述行業研究人士告訴中國經濟網記者,“不管是財務投資還是行業擴張,張文學以后都會面對恒大多元化的類似難題;但有一點很明確,砸錢燒不出來業績,只能讓無底洞越來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