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嚴峻的經濟形勢,開發商也沒有放松警惕,仍在想方設法去庫存。
中房MVM(Market Value Management,市值管理)研究中心推出的2015年11月市值百強榜顯示,本月百強上市房企總市值環比上漲16%至3.1萬億元。
千億市值房企總數仍為5家,千億房企市值集體上漲,綠地實現大反轉領漲。而中國海外發展也以市值2063億元繼續拿下冠軍寶座。
央行降息降準,多重政策利好刺激,“金九銀十”加上年底沖刺,樓市整體表現向好。借勢電商“雙十一”開發商也跟著火了一把,有開發商“雙十一”當天全國項目集中銷售41.88億元。
不過,面對嚴峻的經濟形勢,開發商也沒有放松警惕,仍在想方設法去庫存。
百強門檻環比上漲32%至89.61億元
中房MVM研究中心的統計顯示,本期百強市值門檻明顯提高,環比大漲32%至89.61億元。除去停牌房企,市值下跌房企數僅為個位數。
在本月的市值領漲前十名榜單上,以大品牌房企為主。漲幅最高的超過300億元,最低的也超過100億元。
在領跌前十名的榜單上,則換位為中小房企,如中弘股份、龍光地產、陽光100等。不過本月市值下跌的房企僅占5%左右,最大跌幅也未超過100億元,而在上月最小跌幅亦超過100億元。
本月,百強房企的總市值已經達到3.1萬億元,約占到上市房企總市值的85%,每家房企平均市值為310億元,環比上漲16%。
百強榜以外的115家房企平均市值約為48.53億元,環比上漲23%,規模約為百強房企平均市值的六分之一左右。中小房企在融資拿地上的壓力往往更大,樓市分化加劇,一些中小房企重在轉型求生,或尋找大樹,或去“地產化”嘗試。
本月,前十強總規模為1.3萬億元,環比上漲13%。市值規模占全部樣本的35%左右,占百強房企市值總規模的42%左右。
綠地、中海外、恒大分列市值領漲前三甲
在上市房企市值普漲的大背景下,品牌房企的市值表現更佳。
其中,中國海外發展以市值再破2000億元的勢頭蟬聯冠軍。綠地控股上升一個名次排到第二名,和萬達商業交換位置,保利地產上升一個名次至第七名,與陸家嘴換位,恒大地產上升一個名次至第九名,與華夏幸福排名換位。排在市值前十名的所有房企均保持增長態勢,平均漲幅高達150億元。
上個月排在領跌榜首的綠地控股以341億元也實現了華麗轉身,排在本月領漲榜單第一名。市值冠軍中國海外發展也以227億元的漲幅緊隨其后,排在領漲榜單第二位。恒大地產本月市值漲幅也超過200億元,排在領漲榜單第三名,在總市值榜上排在第九名。
從整體排名來看,本月市值上漲房企以大品牌領頭,漲幅往往和企業規模、知名度等掛鉤,充分顯現房企品牌效應被資本市場的高度認可。
小房企領跌
樓市庫存壓力仍高懸
在品牌房企發力的同時,中小房企則集中出現在本月市值領跌前十名榜單中。其中,中弘股份登上領跌榜首位。市值環比下跌68億元。排在領跌前十名榜單第二名的是宜華健康,這是一家地產企業轉型改名后的公司,本月市值環比下跌55億元。
五洲國際本月市值環比跌幅為21億元,排在領跌榜單第三名。此外,榮豐控股、龍光地產、華南城、金茂投資、萬達酒店發展、陽光100中國、景瑞控股也出現在領跌名單中。此次領跌前十的榜單上,沒有一家來自市值排名前二十的房企。
國家統計局剛剛公布的前10月房地產數據顯示,樓市整體庫存量在5個月后再度出現上漲,而庫存問題還存在明顯的分化狀態,其中一二線城市的庫存數據緩解,但三四線城市的庫存壓力仍很大。
數據顯示,和房地產投資數據相關的房地產土地購置面積仍在下降,今年前10月,房地產土地購置面積同比下降33.8%,土地價款下降25.2%。
不過,從所有觀察的樣本企業來看,政策的刺激對樓市信心的提振影響明顯。11月10日上午,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召開。在這次會議上,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到了全國民眾都關心的兩個話題:樓市和股市。關于樓市,習近平主席的表態僅18個字——“要化解房地產庫存,促進房地產業持續發展。”
雖然這18個字釋放了積極的信號,但去庫存仍是當下大多數房企的重頭戲,尤其是三四線城市。業界認為,習近平主席親自過問去庫存,后續或再有利好樓市的政策出臺。